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孔子论语100句)。
2、064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论语100句)。
3、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6、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7、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9、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11、094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2、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3、有教无类;血气方刚;色厉内荏;道听途说;察言观色;
14、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16、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7、(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18、仁即爱人;义即正义;礼即礼仪;智即明智;信即诚信
1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06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23、(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24、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5、07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29、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30、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31、子曰:“君子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33、(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34、占领语文教学的制高点,给学生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
3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