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2、触角: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克动物的感觉器官之长在头上,一般呈丝状,也叫触须。
3、天涯海角tiānyáhǎijiǎo: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4、澎湃新闻刊出一则报道:《咬文嚼字》主编称这是一则“假新闻”,提及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6月6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今后正式发布的应该不完全和《征求意见稿》一样,专家说,“也许网友担心的‘读音改动’根本就不会出现在正式发布的《审音表》中,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5、不期而至bùqīérzhì: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6、(例句)他终日与一批~混在一起,吃吃喝喝,不务正业。
7、(造句)原来命运并不会因为你欲哭无泪,而停止给你伤悲。
8、(拼音)( tòng bù yù shēng )
9、在小媛老师身边,有很多学习双语,甚至三种语言的孩子,这些孩子都能和父母用不同的语言对答如流。这些实例告诉我们:孩子在语言敏感期,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区分力与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个时期出现的混淆,很多只是暂时的。
10、再后来,随着年龄增长,爱好也逐渐增加,例如篮球、台球、乒乓球、滑雪、游戏机、非洲鼓等等,正是因为有了更多的爱好,我在上学期间,更得以充分的和不同的人交流,不仅仅获得语言上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见识到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想法,学会了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差异的存在。
11、字帖zìtiè: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
12、拼音 ( xīn huī yì lěng )
13、 别扭:biè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14、誓言(shìyán):相互约定的话。
15、言外之意yánwàizhīyì: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
16、Fèng(石缝) huà(计划) zhàng(头昏脑涨) yì回应
17、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18、生疏(shēngshū):从没接触或很少接触。
19、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20、(解释):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21、秩序(zhìxù): 有条理﹐不混乱;符合社会规范化状态。
22、肿胀zhǒng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23、(拼音) ( yù kū wú lèi )
24、拼音:yōu xīn chōng chōng
25、疙瘩gēda:小球形或块状物。课文指绳子上的结。
26、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意在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27、学习自然拼读的目的是阅读。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小孩,当他看到c,a,t这个三个字母后,会试着用自然拼读的规则,发出/k/,/a/,/t/的音,然后连在一起。哇!原来,这个词就是我听过的Cat,小猫呀。
28、每天翻开报纸都有耸人听闻的社会案件,实在令人忧心。扩展资料相关词语
29、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0、魂魄(húnpò):旧指附于人体的精神灵气,俗称人体有三魂七魄。
31、提供或照应需要或者进行必要的私人照顾(如对病人或儿童)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