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经典名言)。
2、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最经典的荀子名言大全善日者强,善时者霸----《荀子强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
3、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大众的力量是决定性的。唐朝时,魏征用此观点来劝谏唐太宗,荀子的这句话是身居高位的人应该时刻铭记的。
4、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荀子的名言名句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君子不是生来就比普通人高明,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6、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7、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荀子经典名言)。
9、保持心情愉悦,就是人生的一大智慧。看到的东西不那么养眼也觉得可饱眼福,听的音乐不怎么好听也觉得可以享受,只吃蔬菜就能满足口腹之欲,穿的、住的很粗糙也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人穷一时,但心不穷,真正的穷养富养或许不完全是物质方面的,即使物质生活条件差,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情保持愉快,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正如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10、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11、出自先秦《荀子·非相》。察看一个人的外貌,不如用心体察他的心理;体察他的心理,不如考察他做事的方法。说明对人的考察应当重视其内心与做事的方法,而不应该停留在外表的体貌特征上。
12、荀子强调积累,不迈出小小的半步就走不了千里路,不从小水流开始汇集就成不了大江大海。再好的马只跑一步,也比不上资质不好的马努力地跑。不注重积累,哪怕朽木头也折不断,坚持不懈地做,金石也能镂空。后天的积累能弥补先天的不足,要成功,就得做苦行的功夫!
13、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14、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15、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6、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19、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20、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2、野蛮的征服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名言名句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25、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26、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27、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28、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29、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30、战国·荀况《荀子·儒效》内在上能全心全意控制个人的私心,然后方能廉洁奉公;外在上能抵御外物的诱惑,行为不为性情所乱,而后才能成就"德"这样的理想人格。
31、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荀子经典语录
3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33、生于深宫这年时天起中,长于妇人这年时天起手
34、例外是有的,否则就不人有常规的了(汉姆生)
35、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36、战国·荀况《荀子·非相》。以:用。言:指善言。黼黻(fǔfú甫伏):花纹。文章:华美的色采。听人:使人听。这几句大意是:用善言赠送人,比金石珠玉还宝贵;用善言劝导人,比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还美好;使人听取善言,比听取钟鼓琴瑟之音还快乐。赠人,不必皆是钱财宝物,美好的言语能激励人,鼓舞人,使人得到教育,受益终身,这比金石珠玉还要宝贵;劝导人,不必声色俱厉,威畏相逼,若以诚挚真纯的言语谆谆相劝,将比华美的色彩或花纹还美好;即使是一般的言谈,言语美好,也会使人听起来比钟鼓琴器之乐还要愉悦。这几句可用来说明赠言、箴言甚至一般言谈,言语美好,都会使人觉得宝贵而乐于听取,可见语言美之重要。
37、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38、用心才能明白道理,而用心要保持虚空、专一而安静。荀子认为,人们在以前已经学到了一些知识的情况下,再学新东西的时候,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在遇到一件事时,总是容易按以往的经验去判断,这样可能是错的。最好能保持虚空的状态,专心地看待这件事,然后可以想想是否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
3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40、今天,隐娘要分享荀子书中的10个惊世哲理,如果你能读懂并致于行的话,将受益一生。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