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2、(2)资深老师整理9种古诗词鉴赏常见情感及分析套路,建议收藏!(自己谦虚的成语)。
3、(一瓶不响,半瓶晃荡):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
4、释义: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6、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7、(5)一天中最适合学习的4个黄金时间段!赶紧提醒孩子!
8、(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9、(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10、(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1、谦谦君子,风流少年,一朝受人诬害,囚禁刑部大牢十载.
12、(出自):《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13、(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官人傥然要说俺侄儿媳妇,自恁来闲讲罢了,何必费烦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14、(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5、我这篇文章果然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界对这问题热烈的讨论。
16、以勤补拙(yǐqínbǔzhuō) 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17、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18、(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19、(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20、(矜才使气):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
21、我的提议只是抛砖引玉,更周详的办法还请大家一起来深入讨论。
22、形容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23、(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24、(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25、(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26、释义: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27、(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28、释义: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29、(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30、(出处):《抱朴子·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31、(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32、(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33、(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34、(解释):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35、(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36、(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37、在这个座谈会上,我仅是一家之言,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希望多听听大家的见解。
38、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9、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才华出众的人不要数典忘祖。
40、人微望轻(rénwēiwàngqīng) 谓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41、出自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42、(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43、解释: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44、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45、(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自卑
46、(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47、(3)口语交际5大解题技巧+常考题型汇总,赶紧给孩子收藏!
48、(谦以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49、解释: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50、(解释):当:承受;愧:惭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与事实不相符,感到惭愧。常作自谦之词。
51、成语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52、(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53、(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54、白话文:“这在城濮之赋的。有先君的第二和先大夫的严肃,所以胜利。克和先大夫,没有人能为工程。”
55、(解释):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