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根据这段故事,证明礼品虽轻,却内含深厚的情意。也有“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之说。
2、 在我生日那天,我最好的朋友送我一张自己做的贺卡,在我看来,这个礼物就像千里送鹅毛,里面包含的情义是无法衡量的。(千里送鹅毛的意思是什么)。
3、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千里送鹅毛的意思是什么)。
4、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随从们说:“天鹅已经飞走了,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
5、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白居易《寄生衣与》
6、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
7、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
8、前后两诗相较,如出一辙,直逗得县官老爷前俯后仰地大笑不已。于是便连连挥手:把他放了……
9、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白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谁知白天鹅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
10、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11、有个姓齐的监生,家资甚富,但不怎么识字。一日,知府大人派差役买东西,写了个单子:“讨鸡二只,兔一只。”
12、历来的人们总好把那些通俗滑稽的诗叫做“打油诗”;据说它的老祖宗便是唐代时候的张打油。明代杨慎《升菴诗话》里有他张打油的一首《咏雪》诗说——
13、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
14、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千里之外赶来送上鹅毛作为礼物,礼物虽轻,但表达的情意却很深重.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15、富翁大喜,辞去了老师。一日,富翁想请一个姓万的朋友来喝酒,让儿子代写请帖。从清晨等到中午,还不见写成,便去找儿子。只见儿子一边奋笔疾书,一边骂骂咧咧:“半天才写了五百画!姓什么不好,他妈的偏偏姓万!”斋戒库
16、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点也不敢怠慢。
17、千里送鹅毛,出自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18、这缅伯高可真是个大老实人!你看,他犯了过失,既不藏、也不躲,不文过、也不饰非,一便是二便是二……唐王没有因为他丢失了白天鹅而怪罪他,反而还重重地赏赐了他,我想,其原因也许不止一条,但是完全可以肯定,其中有一条是因为他老实……人们平时常说这样一句话:老实人吃亏。其实大为不然,古往今来,归根结底,还是老实人不吃亏!而这则“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便是一个极好、极生动的例子……(皇朝:封建时代对本朝的尊称)
19、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20、 虽然是数十年未见的老战友,但是他50岁生日战友还是记得很清楚,而且还寄过来一张昔日二人合照,就好比千里送鹅毛,但是这张照片却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21、据南宋罗泌撰《路史》载:大唐贞观年间时逢盛世,万国来朝。周围的藩邦年年进贡,岁岁献宝。当时,云南土司缅氏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欲选一批奇珍异宝献给唐太宗。究竟送什么好呢?缅氏犯了踌躇。有个去过大唐的官员说:唐太宗喜欢王義之的书法,而羲之又很爱鹅,连带太宗皇帝也有这个爱好。如果送只天鹅,必定会讨大唐皇帝喜欢。缅氏一听有理,命人捉了一只体形肥硕、洁白如玉的天鹅,连同另外一批珍宝,让一个名叫缅伯高的官员,担负赴唐献宝的重任。
22、齐监生进入库内,见碑上“斋戒”二字,大吃一惊,然后呜呜哭了起来。
23、明代徐文长所撰写的《路史·云南俗传》中,曾谈到唐代云南土官缅伯进贡天鹅的趣事:缅伯携了天鹅去京进贡,路经沔阳,不幸天鹅在中途飞走,只掉下一根翎毛。缅伯拾起那根鹅毛进献朝廷,并口吟一诗,其中有“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之句。
24、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25、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26、如果相互尊重和信任能够在各行各业,甚至在今天的公众中得到充分实践。社会将向前迈进一大步。在唐朝下千里送鹅毛说话。云南土壤正式发送到北京提供天鹅缅甸人没有选择高回报鹅飞后,他认为唐朝皇帝是重感情不是沉重的仪式上,拿着鹅毛王朝,天子也完全信任的小官员,认为云南,还是赞美。
27、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28、释义:一个鹅毛也要千里相送,可见那个人在对方心目中的重要性。
29、在大唐盛世之下方有千里送鹅毛之美谈。云南土官派出的进京献天鹅者缅伯高在鹅飞后未选择退回,他相信唐皇是重情不重礼的,持鹅毛入朝,而天子也充分信任这位小吏,相信云南,依然褒奖。
30、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
31、名贵的天鹅固然可以作为大臣向皇帝表白心迹的贡品,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根鹅毛却更显送礼者的一片苦心。
32、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33、某书生爱弹琴,常感慨知音难觅,郁郁不乐。一日在房中抚琴消遣,忽闻隔壁有叹息之声。书生大喜:“原来知音在此!”
34、千里之外送来的鹅毛虽轻,却因送礼者的心意而弥足珍贵。
35、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36、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奇珍异宝前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37、缅伯高随即又讲出事情的原委。唐太宗不但没怪罪他,还连声称赞:“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8、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
39、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
40、有人送信,向一富翁借牛。富翁恰巧正接待客人,不想暴露自己不识字,于是打开信封装作看信。
41、太守大怒,问过差役,遂命人拘拿齐监生来问。适逢太守有公干,暂将他收入斋戒库,等候问讯。
42、唐朝贞观年间,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43、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就应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留意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这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44、在明代李开先《一笑散》里还有一则关于张打油写打油诗的故事,很是有趣。故事说:有一天,张打油走在大街上,见满天飞雪纷纷扬扬,于是忽然间诗兴大发,便在县衙前面新粉刷的墙壁上题诗一首说——
45、白天鹅见了清澈的湖水,不觉来了精神,转眼就喝饱了,然后合颈一扇翅膀,猛然飞了出去!缅伯高见状大惊,不由向前一扑,结果只抓到几根羽毛,白天鹅却不见了踪影。缅伯高痴痴地望着手中的鹅毛,感到万分焦虑:继续前往长安,却丢了最心爱的珍宝。如果就此返回家乡,必获死罪无疑!想到这里不禁泪流满面,不禁嚎啕大哭起来。随从们个个惊恐万状,不知怎么办好。有个随从劝缅伯高说:“不如拿这几根鹅毛前往长安,虽然天鹅没有送到,可是我们的情谊到了,太宗皇帝是位开明的英主,一定会体察我们的苦衷,断不会和我们计较!”
46、皇帝见他忠诚老实,便留下鹅毛,让他回去了。
47、释义:千里之外送来一个鹅毛,虽然礼物的价值很低,但是情谊却很重。
4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49、讲个小故事,千里送鹅毛。蛮有意思的小故事哦~
50、千里送鹅毛~ 毛手毛脚~毛骨悚然~毛羽鳞鬣~毛遂自荐~毛发之功~毛举细故~毛举缕析~毛遂堕井~毛森骨立~毛宝放龟~毛发尽竖~毛毛腾腾~毛遂坠井~毛发丝粟~毛发为竖~毛发倒竖 ·····
51、若彼此的尊重与信任在当今各行各业乃至全民大众中能充分地践行。社会将向前迈进一大步。在大唐盛世之下方有千里送鹅毛之美谈。
52、到朝廷之上,缅伯高双手捧着鹅毛,把沿路经过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又吟诵了一首诗:
53、缅伯高听后觉得有理,遂把几根鹅毛用红绫子包好,又在上面题诗一首:“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嚎啕。上奉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54、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