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2、 寿终正寝:指老年人死在家里,也比喻事物的消亡。
3、 (解释)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4、记忆犹新:指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晰,就像新近发生的事情一样。(谦虚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5、 (解释)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谦虚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6、趋之若骛: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赶过去,多含贬义。
7、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8、 (解释)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9、 C.现代新儒学力图客观地理解传统儒学,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10、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11、 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
12、591司马青衫:比喻遭遇相似而产生的同情和感伤。
13、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加"忙得""打得"等。
14、1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15、(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16、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17、(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18、2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注意方向性。
19、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门己来的客人。(正:邀请;误:迅速)
20、3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21、有些成语在运用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但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来看,或从逻辑推理角度来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
22、〖解释〗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出自第5章
23、 (解释)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
24、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出自第20章
25、2018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详细解析)(戳此)
26、 D.据介绍,此项改革受益面很广泛,全国240多万家餐饮企业、1400多万从业人员将从中受益,企业将减轻应付“办证”的经济成本和时间。
27、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28、2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29、1含垢忍辱:忍受耻辱。(正:耻辱;误:污垢)
30、554指手画脚:贬义。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也形容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示意。
31、10妇姑勃奚。其中“妇”指“儿媳”.“姑”指“婆婆”,妇姑勃奚指婆婆同儿媳争吵,后来比喻为无关紧要的细小事而争吵。
32、来者不善 〖解释〗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出自第81章
33、(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34、 (解释)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35、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36、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37、510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也可作褒义词。
38、 (解释)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
39、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40、万人空巷: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41、不可终日: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42、心照不宣 熟视无睹乐此不彼出奇制胜 信手拈来龙飞凤舞不可开交
43、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44、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45、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6、2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47、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
48、4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49、 (误用)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50、1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1、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52、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53、〖解释〗: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出自第73章
54、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55、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56、 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57、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58、3形影相吊:只有门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正:慰问;误:悼念)
5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60、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出自第66章
61、77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62、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63、C (A项,成分赘余,去掉“历史性跨越”;B项,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应在“必须”前加主语;“提高”应改为“增强”;D项,不合逻辑,应将“一年”改为“比赛”;后半句缺少主语。)
64、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作贬义。
65、1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现在变化大。
66、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不等于"耳闻目睹"。
67、542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68、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与教训无关。
69、最新部编版小学1-3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校A卷(戳此)
70、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71、93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72、601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73、(学贵有恒)学习最珍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74、2却之不恭:拒绝别人的馈赠或邀请是对人不恭敬。(正:拒绝;误:退却)
75、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76、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77、北京海淀101学校2017-2018高二上期末考(戳此)
78、1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79、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80、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81、 莘莘学:指众多的学生,不能再用“广大”来修饰。
82、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如:拐弯抹角(形容行路曲折很多,也比喻讲话不爽直。)、不翼而飞(一般指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可指言论或消息等不待宣传就迅速地传播。)、乘风破浪(帆船驾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百花齐放(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也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非同小可(不同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如: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如高山流水,听众都赞叹不已。)、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等等。
83、3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84、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一般用来形容坏人当道,恶人得志。
85、1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86、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87、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流。比喻时世动荡,社会动乱不安。沧海:大海。
88、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89、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90、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画。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