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作家巴金的资料简介【71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4-03-26 10:25:03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作家巴金的资料简介【71句精选】

作家巴金的资料简介

1、 随想录(作家巴金的资料简介)。

2、再谈一谈访谈中提到的《一双美丽的眼睛》。巴金1979年3月6日致信李治华,“我的下一个长篇刚刚开头,写一对知识分子夫妇在‘四害’横行期间的遭遇,名字是《一双美丽的眼睛》”。李治华想把它译成法文,巴金3月27日再次致信李治华,“我这个长篇大约明年年底以前写完。你要翻译,我当然同意。这个小说不一定写得好,不过我要用全力写”。范泉在《访问巴金》中提到,1992年2月21日他与周而复看望了巴金,“因为周兄问他:《一双美丽的眼睛》长篇为何不写了,是不是写萧珊的往事,还问是否已写了几万字。巴金答:已写了开头,没有几万字,内容将涉及萧珊的。他说无力写”。巴金1992年与陈丹晨聊天时提到《一双美丽的眼睛》,“刚写了几千字,由于要集中精力写《随想录》,只能忍痛割爱了”。“他所预言过的《一双美丽的眼睛》尽管没有写成,但在他晚年的生命之火中,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理性力量来引导那衰老的心?从老年的巴金身上,能否看到困顿的但丁,垂老的歌德,在幽闭的环境下寂寞地写《伦理学》的克鲁泡特金?”陈思和的这段话让人不无感伤的同时,也为巴金顽强的生命力叹服!

3、前天到医院去探望巴老。坐下不久,曹禺来了。这是我最近第二次在医院里看到他。回想年来几次与曹禺相遇也总是在巴金家里。他们是老朋友,谈起天来热烈而随便,海阔天空地谈着许多事情。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话也真是一种快乐。他们对谈,有时也争论。曹禺的耳朵不大好,戴着助听器也还是时时把头凑到巴金身边去,因此巴金说话时就比平常更放大了声音。我坐在对面,他们就像发表演讲似的面对着我这个唯一的听众,摆出他们的看法,好像时时想打动、说服我。这可真是非常的有意思。

4、简介:《散文诗》是屠格涅夫的文学绝唱,作者称其为“一个老年人的手记”。写作它们时,作者已经进入暮年,身受病痛折磨;远离故土,心含悲伤情绪,这些都化作忧郁的文字散布在每一篇的散文诗中。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歌唱,虽然他们都是短章,然而真诚、自然、饱含深情。

5、所以,这一次,开列好目录,动手编起这本集子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一种伤感和萧然。关于选文,像《记巴金》这样直接写巴金的篇章之外,我还特意选了一些与巴金相关的其他文章,如谈巴金三哥李尧林的,谈巴金夫人萧珊的书的。还有一部分文字,是黄先生在写别人或其他事情的文章中涉及巴金的,虽非专文,我也选入几篇。我想,这些也都是研究巴金的珍贵资料,巴金也好,黄裳也罢,他们都不是孤立的人,他们的朋友圈、文化圈里的人,相互砥砺,相互影响,这其中也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地方。

6、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7、《鹰之歌》《伊则吉尔老婆子》两篇插图(托依则绘)

8、简介:《迟开的蔷薇》是德国诗意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托姆的小说集。斯托姆的作品被誉为“德语诗文之明珠”。诗与青春是作者吟咏的永恒主题。译者巴金说,“对一些劳瘁的心灵,这清丽的文笔,简单的结构,纯真的感情也许可以给少许安慰罢”。

9、1961年7月13日巴金第二次复信余思牧,这一次他特别强调“请转告南国出版社,以后千万不要再用开明书店的纸型重版我的任何一本旧作。”

10、配图:历史资料图 (带*图片出自巴金故居编写的《巴金的世界》,浙江摄影出版社2020年6月版,特此鸣谢)

11、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12、1962年12月25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13、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14、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代表作《家》《寒夜》《随想录》等。

15、毛烽和武兆堤决意对王成这个人物进行再创造,为王成增设了情节和对话,还为这位英雄壮烈牺牲的场面,一连琢磨了好几天。当毛烽在翻看《志愿军一日》时,无意间看到文中有一句“向我开炮”,顿时灵光一闪,“王成”的英雄形象就在他的笔下站起来了。

16、追求真实,在《随想录》中一遍遍地虔诚而痛苦地忏悔,剖析自己的灵魂,猛烈地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深挖国人灵魂中的奴性,以人格的魅力参与现代伦理文化的建设。

17、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

18、作者彭新琪1954年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儿童时代》杂志社当编辑,因其师复旦大学老师章靳以的关系得以认识巴金,并和巴金一家成为朋友,因而对巴金其人其事有着异乎寻常的了解。文章上辑,主要通过巴金关爱青少年成长,关心藏书楼建造,赠书等方面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关心公益,有着家国情怀的巴金;又通过描写巴金与我国动画大师万籁鸣、与花匠花师傅、作家靳以等人的交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热心热情,重情重义的巴金;通过作者与巴金约稿,巴金为其看校样等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信守承诺,提携后辈,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巴金。文章下辑,主要写了巴金与萧珊纯粹美好的爱情,以及在困难厄境中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真情;又通过对巴金的哥哥、弟弟、妹妹等一众亲人的描写,展现了在时代洪流中,众人浮沉的命运,以及巴金对家人的关照和深深的感情。

19、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20、■ 根据巴金作品《团圆》改编的《英雄儿女》是许多人心中抗美援朝电影的经典之作

21、本书为巴金先生的好友萧乾先生所著。朋友和友情在巴金的生命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而在朋友们眼中,巴金是一位挚友、益友和畏友,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人。作者说过:“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本书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与巴金的往来,巴金对自己的帮助,记巴金的生平事迹,歌颂了巴金提倡真话、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心中有爱的美好品质。本书中还收录了萧乾写给巴金的几十封信。通过这些信件也能看出二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22、从展览所在的徐汇艺术馆出来,不远处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前院,一座巴金先生的铜像同期揭幕——高23米,面向主楼,含笑背手,踱步沉思,如同老人家生前在院子里散步,思考着如何“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23、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

24、近来曹禺常常从北京到上海来住一阵子。他是来工作的。工作之一是想完成他三十年前没有完成的剧本《桥》。工作是艰巨的,重拾旧梦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可是这是值得努力以赴的工作。在巴金家里有几次都谈到了《桥》。曹禺说他在设法找在《文艺复兴》上发表过的前两幕原作,他在努力寻忆、收集四十年代重庆的生活印象;他在努力继续写。有时表现出非常吃力的样子,这时巴金就给他打气。“打气”并不能概括他们对话的全部气氛,发生在两个老朋友之间的对话使我这个旁听者受到了非比寻常的感动。巴金已经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我看他就像推着一部车子过桥,他吃力,但耐心,一点点地使劲地推。他微笑着,说着笑话,但总不离开主要的目标。笑话有时是有点辛辣的,这时曹禺就像个爱娇的孩子,要躲闪;但也会承认自己的有些举动是可笑的。在这种地方我看到了曹禺的诚直、天真,这是非常可爱的性格。我想,他总是会被一步步推上桥顶的吧。

25、巴金如何写就《团圆》,小说又如何改编成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作?今天,经由这篇特稿,我们一同回溯——

26、作者通过与巴金交往闲谈的若干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生活中真实的巴金。巴金爱书、痴书,喜欢买书,收藏书,但又不占有书,他把自家的多年藏书捐献出去,以造福更多人;他关心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携新人,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出谋划策、贡献力量。通过对巴金写书、编书详情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国家,热爱祖国,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一个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伟大作家。文章最后还收录了些巴金的书信原稿,让我们有幸能够更加直观地走进巴金这个伟大作家的世界!

27、写完了《寒夜》以后,巴金没有再写新的长篇。这个时期除了翻译以外主要是作编辑工作,还有就是读书。客厅里客人来往不断,他有时陪客,有时就躲到三楼上去。有时来了客人,喊他下来,他就披着一件半旧的人字昵夹大衣,手里捧着一本书,眼镜推在额上,从楼梯上走下来。一面招呼,一面嘴里还咿唔地说着什么。自然,这时的来客一定是熟人。

28、我知道有人会批评我浪费了同情,认为那三个人都有错,值不得惋惜。也有读者写信来问:那三个人中间究竟谁是谁非?哪一个是正面人物?哪一个是反面的?作者究竟同情什么人?我的回答是:三个人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每个人有事也有非;我全同情。我想说,不能责备他们三个人,罪在蒋介石和国民d反动派,罪在当时的重庆和国统区的社会,他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我不是在这里辩护。有作品在,他们自己的吹嘘和掩饰都毫无用处。我只是说明我执笔写那一家人的时候,我究竟是怎样的看法。

29、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30、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

31、元宵特辑|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现代作家笔下的元宵节

32、1984年10月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33、巴:演过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那个时候无所谓,不一定举行婚礼,这是无所谓的。主要吵架还是当时生活,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活太惨了,太苦了,好人受苦。

34、那天,当巴老见到刘世龙、刘尚娴走进病房时,显得有些激动,双手不停地向他俩招手致意。刘世龙、刘尚娴分别握住巴金的手,闪着泪花,贴近巴老的耳边深情地说:“我是王成!”“我是王芳!”刘世龙还连连学着电影中王成的话喊道:“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巴老激动得连连点头,而后他缓缓地说:“他们的表演我看过。我在朝鲜看到志愿军英勇作战,很感动,但没把作品写好。”说罢,他抬起手接过刘世龙、刘尚娴送上的新年贺卡,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当刘世龙将特地从长白山带来的4支人参送给巴老时,巴老连声说:“谢谢,谢谢!今天我身体不好,等身体好了,一定给你们送书。”刘尚娴马上说:“巴老,上海作协已把您的《随想录》送给我们了,我们一定好好读您的书!”巴老听了,高兴地笑了。离开巴老后,刘世龙、刘尚娴还十分动情地说,巴老的小说几乎影响了他们一生。

35、巴:1979年就宣布了,叫《一双美丽的眼睛》写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36、《那些朋友,那些书——忆巴金》(李树德著)

37、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是中国现代的文坛泰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宦家庭。

38、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39、品读|新时代的文化种子——坂井洋史:五四时期学生运动的一侧面——《陈范予日记》中的“一师风潮”(节选)

40、巴:就是有一点,因为电影时间不能太长,所以小的地方,我觉得缺少一点婆婆和媳妇和解的镜头。

41、1993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

42、这些信息折射着时代的背景,能够以小见大,认识时代和历史的变迁,既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更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实背书。每一段叙述都能成为文学研究的证据,每一个细节都能引出一篇论文的主题和方向。

43、那本蒂埃里堡市政府编撰的书里还记录了1979年巴金在阔别蒂埃里堡52年后,又回到拉封丹学习故地重游的照片。当巴金再次看见从前的教室,从前的住宿房间时非常激动。回到中国后巴金给曾经与他一起留学法国的同学写道:“咱们喜欢的花店还在那里,可惜我没有时间看店主人漂亮的女儿是否还在。”

44、即使每天只能艰难地写一两百个字,而且字越写越小,可是怎样也不肯放下笔来。

45、本书收录的内容,是《巴金全集》未曾收录的巴金先生1950—1984年的出访日记,这些日记多写于巴金先生随身所带日记本上,是他在此期间社会活动和生活情况的真实记录,记录了巴金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公务活动,能从中读出巴老的情感遭际和思想演进,借助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友情的珍重、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现根据原稿整理(首次发表),每部分日记之后,编者附录了巴金先生当时所写的文章,以利于读者将之与日记相互参证。

46、巴:我的意思就是这点,后来,电影我也看过一遍,我觉得主要的大概意思导演还是理解,几个演员也表达出来了。

47、1957年7月,任《收获》主编。同年始编《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编定后出版。

48、这是一套“小书”,每本图书文字量在10万上下,封面采用大地纸烫金的装帧,雅致便携。同时在编辑中精选了与选目有关的论述文字,作为附录编排于书后,为读者提供延伸阅读。书前附珍贵图片资料。

49、我确实相信,要真正了解一位作家,最好的办法是去读他的作品,尽可能全面完整地读。

50、不久,在上海的第二次文代会上,他作了那个著名的发言,说了几句自己的心里话。发言后在会场外面的草地上休息时,我曾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担心,随后就为自己感到异常的惭愧。论年龄、论经历,提出这种心有余悸、谨小慎微的意见的应该是他而不是我。正直、勇敢这些美好品质在他身上发出的光闪,不能不使我感到异常的惭愧了。

5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编的内部刊物《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85年第五期的作家访问栏,刊有《巴金和孙道临谈〈寒夜〉》,署名雯佳,不见于已出的巴金研究资料。谢文芬回忆道:

52、原名容鼎昌,山东益都人。曾做过记者、编辑、编剧。194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并熟于版本目录之学。结集出版有《锦帆集》《锦帆集外》《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榆下杂说》《银鱼集》《翠墨集》《珠还记幸》《清代版刻一隅》等三十余种,辑有《黄裳文集》六卷,译有《猎人日记》等。

53、余思牧祖籍广东开平,1925年5月30日出生在加拿大,是一位加拿大华侨和成功的实业家。实业之外,他因为酷爱阅读和写作,早年就接触了大量巴金作品,所以在年轻时代就对巴金心存敬意。后来因为工作关系,他在香港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巴金也由崇拜、热爱到研究,直至成为一名在海外声名卓著的巴金研究专家。1961年,他在香港的3所中学教授中国语文、写1962年12月25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作实践和中国现代文学,同时在香港的南国出版社和侨光书店兼职主编语文丛书。“南国出版社自一九五二年以来,即一直通过三联书店租用前开明书店战前版的巴金散文集、小说集的纸型来印行于海外,销途颇广,成了海外专门出版巴金著作的出版社。”(余思牧语)而余思牧因为之前曾经整理他的教案以小册子的形式在侨光书店出版过《巴金杰作论析》、《鲁迅杰作论析》等书受到市场欢迎,南国出版社“自然希望拥有更多的跟作家巴金有关的书刊稿源”(余思收语)。于是负责人林永铭、郑应彬希望余思牧为南国出版社写一本全面介绍巴金的书,以满足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余思牧接受了约稿,将其列入他的“现代作家研究论丛”系列,书名为《作家巴金》。

54、巴:主要演员都不错。有许多人,抗战时期在重庆住过的,都还觉得亲切,写那个时候的生活。

55、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行前准备,在三月初以巴金任组长的十七名创作人员换上了军装,乘上北行的列车,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嘹亮歌声开始了都从未经历过的军旅生活。在创作组中除了巴金和写《虾球传》的作家黄谷柳外,其余成员年龄均在四十岁以下。

56、说来也巧,刚跨入新世纪不久的一天下午,当我来到巴老的病室时,只见午睡刚起的巴老戴着眼镜,坐在被摇高了的病床上一边吸氧,一边收看着电视,神情十分专注、认真。究竟是什么影片这样吸引着他呢?哦,原来电视里正播映着电影《英雄儿女》。在黑白的画面上,飞机、坦克和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大决战场面。此情此景一定会勾起巴老的回想。他在四十多年前远离家门、告别亲人来到了朝鲜,同志愿军官兵一起度过了三百多个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他也不会忘记与众多的英雄促膝交谈和采访中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回国后,经过提炼和精心刻画,用文学的样式艺术地再现了像王成、王芳、李大海等一批英雄人物的形象。

57、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

58、12月24日下午,刘世龙和刘尚娴手捧着巴老喜爱的玫瑰花和新年贺卡来到了华东医院。巴老虽然卧病在床,但听说自己笔下的“王成”、“王芳”要来看他,心中非常高兴,并带上已多时没戴的眼镜要仔细地瞧瞧从银幕上走下来的这对“英雄儿女”。

59、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60、余思牧开始着手准备资料,并给素昧平生的巴金写信,因为不知道巴金的工作单位和住址,第一封信他寄到了北京中国作家协会。1961年4月中旬寄出的信,经过辗转,巴金收到的时候已经是5月中旬了。这时巴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非作家会议刚刚结束,他辗转香港并停留3日后回到上海。在香港巴金听说他的著作被翻印出版,但是具体情况并不清楚,读了余思牧的来信他“才知道详情”。5月27日巴金给余思牧复信,信中他首先对香港的出版社翻印他的著作表示没有问题,并且放弃版权,他关心的是香港的出版社用的是什么纸型,希望能按他的改订本(即13卷文集本)内容进行翻印。信中还对余思牧打算为南洋读者写《作家巴金》一书所作的提问一一作了回答。余思牧收到信后于6月18日第二次致信巴金,进一步介绍了巴金著作在香港翻印出版的情况,由此巴金知道了那些在香港被翻印的他的著作均出自南国出版社。7月13日巴金又复信余思牧,这一次他进一步强调“我不希望用旧纸型重版我的旧著。我特別不喜欢用开明书店纸型重印的那几本,早在开明书店结束的时候我对该书店的负责人讲过将那些纸型作废。因为那些纸型错字多,不妥当的字句也多……请转告南国出版社,以后千万不要再用开明书店的纸型重版我的任何一本旧作。”

61、从最早的1936年2月4日鲁迅致巴金书信起,展出手札时间跨度近60年。手札涉及的内容,既有创作编译、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又涉及大量日常生活。封封手札展示众多文学大家们之间交往的细节,都是来自于作家本人的一手史料,并且大部分属于首次展出。这些令人遥不可及的璀璨星辰之间,相处起来是如此和谐温馨。纸短情长,或急或缓的笔迹间倾诉着彼此深长的想念。手札中有真情流露,有思想交锋,纸上传递的是作家群体对艺术与精神的体悟;封封信件更是文化的绵延,将中国文人交往的传统生生不息地实践在笔端。

62、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之巴金也是公认的杰出小说家、散文家和翻译家、编辑家、出版家,著有《激流》三部曲、《寒夜》及《随想录》等作品。为了纪念他和朋友们同时走过的岁月,“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集中展出了巴金与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叶圣陶、冰心、沈从文等40余位友人及其家属的往来手札,这些友人、作家均在上海工作或生活过,可谓是上海现代文学圈的一次感性亮相。

6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多次打算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反映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他在给萧珊的信中表示:“……我从事创作是因为我心中有许多感情,我非写出一部像样的东西来才不白活,否则死也不会瞑目……”所以,他在朝鲜为了能多看看,多吸收些生活中的养料,采取了少休息,多跑路的办法,同年轻人一起不辞劳苦地翻山越岭来回穿插在炮火硝烟之中。

64、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到农村去住过很长一段时期,很久没有到他家里去访问。1961年一个秋天的下午,偶然在淮海路的国泰戏院门口遇见他。他从很远的地方发现了我,赶过来对我讲了几句话,我记得其中有一句的大意是,“今后一切都会和过去一样的。”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感谢了他的好意。看得出,他对当时的某些社会现象是有些迷惘的,不过他还是有着充足的信心。他所说的“和过去一样”,自然是指过去那样地生活和工作,他不喜欢人们陷于绝望,不,他受不了这个,这就是他要说那句话的原因。他绝不会猜到,在几年以后,这句话会被某些人解释为“复辟”、“复旧”的同义语。我只有为他的善良、天真、激情而感动、惭愧。

65、1946年秋我从重庆回到上海,到霞飞坊(现在的淮海坊)五十九号去看巴金,这已经是李林先生逝世的半年以后了。巴金和萧珊就住在三楼李林住过的书房里,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小女儿——小林。现在是小林自己也有一个小女儿了。一次,我从一面走动一面讲话的小林的侧面,又看到了李林的瘦削、带了分明轮廓的深深小酒靥,我想,有些似乎已经永远失去了的东西,也还会在无意中出现……

66、1983年,巴金在鲁迅故乡绍兴,摄于百草园。

67、简介:《红花集》共收入俄国作家迦尓洵的8个短篇小说:《红花》《信号》《一件意外事》等。巴金1922年就曾翻译过迦尓洵的《信号》,他说:“我这一生很难摆脱迦尔洵的影响,我经常想起他写小说写到一半忽然埋头痛哭的事,我也常常在写作中和人物一同哭笑。”

68、新书|我那颗火热的心仍然在朋友们中间燃烧——巴金:《出访日记》

69、我喜欢施托姆的文笔。对于劳瘁的心灵,这清丽的文字,纯真的感情也许可以给少许安慰吧——巴金

70、巴:大概有八种。也许有十多种文字。除了《家》而外,就是《寒夜》翻译的多。《寒夜》在日本有四个译本。

上一篇:人生哲理名言100句英文【32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脍炙人口的用法【30句精选】
  • 生命是什么的句子【34句精选】
  • 四季的成语春夏秋冬【32句精选】
  • 中国最经典的诗词【11句精选】
  • 春夏秋冬的好段摘抄【78句精选】
  • 感谢恩师的经典名句【44句精选】
  • 感恩父母的语录经典短句【25句精选】
  • 一句话的感恩寄语【68句精选】
  • 苏格拉底的教育名言【42句精选】
  • 节约粮食的演讲稿【77句精选】
  • 节约用水的手抄报图片【36句精选】
  • 最美情话给女朋友的【49句精选】
  • 舍生取义的名言事例【12句精选】
  • 舍生取义的作文素材【17句精选】
  • 最撩人的套路情话【38句精选】
  • 脚踏实地的名言图片【95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男人调侃女人的歇后语【12句精选】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西安城墙发朋友圈【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短句(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短句文案134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成语大全50000个解释【57句精选】
  • 最新个性说说

  • 作家巴金的资料简介【71句精选】
  • 人生哲理名言100句英文【32句精选】
  • 舍生取义文言文【41句精选】
  • 致青春郑微小说【41句精选】
  • 脍炙人口的用法【30句精选】
  • 生命是什么的句子【34句精选】
  • 名诗100首【7句精选】
  • 四季的成语春夏秋冬【32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