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集注·喻志》
2、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王阳明猜透王艮的想法,于是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4、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5、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6、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
7、王阳明让他举例说明,徐樾就兴奋地列举起来。然而他每举一个,王阳明就否定一个。这样重复了十几个后已无例可举,徐樾相当沮丧。
8、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9、在拜王阳明为师前,王艮就是一个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仍未改变傲气。
10、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11、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12、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13、在翻过一页页日历的零碎时间里,每天读一句心学语录,每月看一则心学故事。 久而久之,就能在日积月累中通晓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14、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28)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15、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16、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17、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
18、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19、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20、以下八句话,是王阳明毕生心血总结,句句开悟人性。认真读一遍,或能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21、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22、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23、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24、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5、王阳明: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26、出自明代王守仁《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后事:事情过了之后。错过了奖赏的时机再赏就如同没有奖赏,等事情过了之后再处罚就如同没有处罚。
27、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王阳明听说这个和尚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便笑着绕他走了几圈,最后站定在他面前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28、点题: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29、如果非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