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记得6月7日早晨,我送你们到了高考考场后,返校来到大家的教室,眼前美景让我无比感动:教室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课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同学们还把座椅反放在桌面上以防积灰尘……你们表现出如此好的素养,高考自然赢取了辉煌。
2、贺龙由主角变成了配角。他深知,这个配角当得如何,将直接影响战局。早在1946年6月他将晋绥野战部队组成3个纵队。这些部队包括在陕北的部队都是他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且大多是他从湘鄂西、湘鄂川黔、晋绥、晋察冀带出来的,他是这支队伍的代表和旗帜,在长期革命战争中他与这支部队有深厚感情。他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其官兵的感情。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大局他心甘情愿当配角,协助彭德怀打仗。他语重心长地教育各纵队领导:“军队是d的军队,不是哪个人的,要听d的调动。我带过的部队,别人也能指挥。如果别人不能指挥,那就说明我贺龙d性不强!”11月中央军委命令晋绥一纵西渡黄河保卫边区,贺龙二话没说亲自赶到一纵驻地动员部队服从命令执行新任务。次年3月调二纵开赴陕北后晋绥野战军就只剩下一个纵队了,晋绥战场我军兵力就显得更加不足。他又亲赴二纵驻地动员执行命令并把他们送过黄河。他担心自己的老部队闹情绪,让人捎话给一纵司令政委:“你们的任务很光荣,毛主席在陕北,要保证毛主席和d中央的安全。要多打胜仗,多消灭敌人,听彭老总的指挥,这样才对得起d和人民。”他大公无私、顾全大局的大度,感染了每个官兵。他们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奋战,一个半月内连续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地区伏击作战,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初步稳定了西北战局。
3、 (出自)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4、三年来,有老师与同学们一路同行。你们的老师,一堂堂课精雕细琢,一页页作业精批细改,一个个难题精心解答……而你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于挫折中奋起,于热闹中清醒,于杂音中辨别;你们不仅学会了合作,更学会了尊重。今天,在这毕业之际,在成人之时,你们理应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教你们学习、带你们成长、陪你们度过金色年华的老师们。
5、常人以为恶劣二字,即指环境差,其实古人造字有深意,字指本心。亚心为“恶”,少力为“劣”,心力不够了,自信心不足,信任力不强,实乃真恶劣!亚乃次军,冠军乃上军。冠军的心就是自信信他的心,“深信”、“确信”、“信任”是一种大能力,大底气,一般底气力量不足的人,不敢轻信于他人。
6、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的外出纪行之作。一次,诗人途经皖南松源时,见群山环绕忽有所悟,便写下这首哲理诗。
7、(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进步(见贤思齐下一句)。
8、愿我们都能见贤思齐,认清前行的路,不断进步。唯有向比你优秀的人看齐,才能激发你的斗志,迫使自己看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整装再出发。经过不断的坚持与努力,不断达到新的高度,不断超越自我,努力达到人生理想之巅!
9、经济社会发展,就好比爬山越岭,上了一定的高度就过了一个饮,然后又要面对另一个高度,过更高的坎。d的十八大提出,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今天,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最考验领导干部勇气与智慧的,就在于能不能看到坏处、会不会解决难处、敢不敢争取好处。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是坏的基础上来设想",不掉以轻心、不麻痹大意,才会远离“见事迟”,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10、师最近时常强调:干活以尽力为有功。若要求得真传,断臂求法,鲜血淋漓,在所不辞。“尽力”所指代的,即为“诚心”。那么既然以“尽力”来展现“诚心”乃贤德之精神,某便有义务“见之而思齐”。
11、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2、“钓之务不在芳饰”,做事情要讲究实效,如果只将注意力放在外在形式上,很难有所收获。这启示d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少一些“金钩桂饵”,多一些求真务实,不耍“假把式”,搭“花架子”,不谋虚名、务虚功。只有真正将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绩,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
13、陈子禽对子贡说:“您是十分谦恭、客气的,仲尼怎么能比你还强呢?”子贡回答道:““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他的聪明,也可以表现出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我老师是没有人可以赶上的,就像不能用梯子爬上青天一样。我的老师如果当上诸侯或卿大夫,他要老百姓立足社会,老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他引导老百姓前进,老百姓就会跟着走;他安抚百姓,老百姓就会自动归顺;他要动员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同心协力。他生得光荣,死得可惜,怎么能够被别人赶上呢?”
14、“见贤思齐”是我在你们毕业册上的留言,更是我对大家未来的期望,“见贤思齐”应做到:
15、这正是子夏想要做的事情,他说:“当然可以。书对于事物来说,就像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一般明亮,像星星一样丰富多彩。书中有尧舜伟大的道德,有夏禹、商汤、周文王高尚的礼仪。我从先生那里学到的,铭记在心中永远不敢忘记。虽然住在茅草屋里,我弹琴唱歌以颂扬先生的人格和理想。有朋友来,我快乐;没有朋友来,我也快乐。我已经能够发奋读书,修养人格,达到忘记吃饭的境地了。《诗经》上说:“根横木做门框,房子虽破能住下。泉水哗哗流淌,清水也能填饥肠。”
16、这句话是孔子对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的观点,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17、“见贤思齐”,昭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说明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自省”就是自我反思、反省,其目的正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所言:“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8、一天,子夏读完书来见孔子,颜回正坐在孔子旁边。子夏按捺不住读书后的兴奋心情,对孔子说:“先生,我刚刚读完这些书,心情很舒畅。”
19、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见贤思齐并不容易,这是一种很高的自我要求。必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和一颗真诚谦恭的心,见人之长,真心欣赏别人的优点;誉人之贤,打心底里赞叹别人的成就,以此来汲取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惟其如此,才能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奋起,不断进步完善自己。否则,你处处觉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强,热衷于揭人之短,或用自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或要求人家十全十美,又怎么可能认识别人的贤呢?
20、王工程师见贤思齐,经常向青年人请教电脑的软件编程和电子技术,目前还是老总眼中无可替代的“全面手”。
21、于是,我还想起了去年在教育部校长中心学习时一位上海校长的问话,他问:“你们学校办了多少分校?”我说:“我们每年以800余所分校的速度递增!”他听得目瞪口呆,他哪里知道,我说的就是你们,一届又一届的一中学子,你们每一个人走向社会就是一所学校,因为你们从银杏树下走出去,传播着一中精神,你们在哪里,不就是一中办在了哪里吗?
22、同学们,今天你们成人了,昔日的追风少年终于圆梦一中。
23、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24、中国自古奉行一句“大道至简”,而归根能执行者屈指可数。师说过:文人的傲慢终带来灭亡;武将的粗鲁必招致灾难;口口宣扬“大道至简”,“不耻下问”,可真将此当成一句核心真理的人并不多。
25、1947年3月,国民d对解放区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调整军事战略,在晋冀鲁豫、晋察冀和东北战场取守势,集中兵力进攻我北方战场的两翼——山东和陕北两大解放区。其中,陕北战场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26、今天,你们站在了新的人生起点,“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你们出发之际,我要送大家一句话“见贤思齐,成就大我”。
27、贤: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思:思考,心里想。齐:与......看齐。见贤思齐的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向他学习。
28、前一句是对于人的整体来说的,贤能的人和不贤能的人,我们要学习前者,不能学习后者。孔子认为贤能的人的品质都是好的。
29、《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30、 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解释)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31、未来的确“难以预知”,但我们的未来却“可以塑造”。因为同学们三年来已经懂得了“敬勤勇公”之大义,恭肃不苟、勤勉不怠、果敢无畏、公正无私,必能自我创新、勇于克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同学们,难以预知的未来不足为惧,怀抱“敬勤勇公”行走天下,必将成就大业,也必将成就大我。
32、三年来,有你们同学相互砥砺。你们以领跑者、优秀者、腾飞者、奋进者为榜样,不断前行;你们因志趣相投组建社团,成长个性;你们在风格各异的课堂里,碰撞思维;你们体验军营、体验社区、体验企业……实践拓展了视野,发展了能力;你们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感谢同学,感谢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有这一群优秀同学与你并肩奋斗。
33、同学们,仪式结束你们就成了百年名校又一届最年轻的校友。校友们,愿我们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各位,银杏树下的守望者期待你们的凯旋!
34、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站在墙外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却有好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他里面的宗庙建筑的雄伟、房屋的多种多样。能够找着大门的人或许不多吧。叔孙武叔先生那么说,不也很自然吗?”
35、人们常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翻过无数座山。诗人通过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36、 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解释)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7、你将每天进步多一点,不知不觉,超越身边的人
38、齐:向······看齐,与······平等。
39、此语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就是说:好的榜样可以促使自己努力赶上,坏的样板可以警示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40、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2、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43、才华横溢,常常不如死心塌地,“信任”是人生第一大品质。
44、英文studyfromhimwhenheisvirtaous
4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6、刚踏社会不久,接触了好多的人,每当和他们交谈都让我有一种见贤思齐的感觉。
47、毕业季,成人礼,这是结束,更是开始。刚才的短片让我们深情回眸了三年美好的日子,我们更将以此为基点更好地前行。
48、但未来毕竟“难以预知”,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哪有那么多的“一举成名”“一鸣惊人”“一蹴而就”“一夜暴富”?“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挫折必然存在,人生哪无坎坷?唯有攻坚克难,才能塑造未来。因为不经风雨,哪能见识彩虹的壮丽?不尝尽酸甜苦辣,哪能识得人生的真味?不挑战不完美的自己,哪能成就更好的你?
49、论语中说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德的,需设法与之并齐;见到不贤德的,应当以此为戒,以此反省。自古不耻下问的案例有很多:夫子问道于小儿;颜子以多问于寡,以能问于不能,皆为我所希望拥有之品德,无论长幼尊卑,都可以做到身着锦衣却跪于蓑笠之前,诚心问教。
50、眼里有世界,就要舒展你的胸怀。“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你们是时代的精英,不能拘泥于自己的小天地,更不能成为被人唾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们只有胸怀天下,方知你的选择不只是为了你自己,不只是为了有份好工作,更不只是为了个人舒适的生活。
51、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52、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见贤就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榜样,这个榜样一定是在一些方面强过自己,思齐就是在思想上使自己步入到榜样的芝兰之室,而后身体力行,做到与之化矣。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53、어질다 仁慈、善良 /사람 人 / 보다 看 / 그 他 / 같이 一起 / 되다 成为 /생각하다思考、想/속里面/ 스스로独自/ 반성하다反省
54、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回嗔作喜。(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55、《阙子》中有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个人非常喜欢钓鱼,他在自己的钓具和饵料上花了不少工夫。他把桂皮当作饵料,用黄金做成鱼钩,用翡翠鸟的羽毛捻成细线。钓鱼的时候,他总是早早来到小河边,找好位置,摆好姿势,正襟危坐。如果单从他持钓竿的姿势和选择的钓鱼位置来看,毫无疑问都是极其规范标准的,然而他这样坐上一天,到傍晚收竿的时候,别人大多满载而归,但他却没有钓着几条鱼,甚至经常空手而归。
56、三年来,我看到了大家努力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大家内外兼修,求真、求善、求美,今天遇见了美好的自己,明天,必将遇见更美的世界。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