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教育是艺术,是诗篇,更是哲学。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教师简短气质有深度座右铭)。
3、在这样的班级中感受到最多的就是爱了,一个在爱的环境种长大的同学,他们能不快乐,能不积极向上吗?我一直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出工作的快乐,和孩子们一起作真实的教育,一起与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StyleinFiction ——文体学入门书
5、一位学生上课时给一位老师画了一幅画像,且题字为××老师遗像。这位老师发现后,心里当然十分生气,但他却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批评斥责,而是对这位同学说:“××同学绘画不错,把我画得挺像的,只是下面多了一个字。”下课时又说:“老师发现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内容陈旧,请班长和这位会画画的同学一起,把我们的黑板报内容更新一下。”第二天,教师发现黑板报画很非常好,及时进行了表扬。这时,那个同学红着脸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打开一看是一份写得非常诚恳的检讨书。
6、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7、虽然听完老韩的讲座好几天了,但心里一直荡漾着老韩的温言暖语。人生能遇见一位走心的老师是何其幸运!既然有机会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温暖,为何不努力一试?(教师简短气质有深度座右铭)。
8、进行分组。依据教材内容、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组别数量及各组人数。通常每组的人数在六个人以下,讨论的效果比较理想。
9、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10、弃名利之心,尽为民之责。立有德之身,求术业之精。我们培养学生,正是在精心塑造教师心目中的偶像和崇拜者。
11、第六科学家型。他们主要靠科学来工作。他们对学生,第一是尊重,第二是爱。他们遇到问题,总是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诊断,然后拿出解决方案。对他们来说,学生不但是朋友,而且是研究对象。对他们来说,工作本身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是研究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来说,自身也是研究对象,他们很注意经常反思和梳理自己的思路。
12、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3、座谈中另一个关键词就是“阅读”,如果说上一个关键词“练字”是成就老师的话,那这个关键词无疑就是成就学生。这里的阅读推行力度是异常大的,市教科院会在学期开始前出台学年段的必读课外阅读书目,一般是五本书,还会出台推荐阅读书目,在期末统考命题中,就会有15分左右的题目来自这些必读阅读书目,一般是以主观题目出现,比如对某部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的或情节的理解等,当然,他们还是有一份题库作为参考的。由语文教师将整个年级的必读书目进行分工,定期对整个年级学生进行名师导读活动,即在礼堂里,语文教师针对某一部书籍进行讲解和导读,通过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阅读。同时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必须阅读两本教科研方面的书籍,要求书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
14、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把学生分成2—6名组成的一个个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15、 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都会给学生无限的动力。
16、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17、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18、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况且实习场地也不可能保证学生每人都有一件实物进行操作,所以实习场地上总有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同学,并且场地上也不可能没有实物操作的响声。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
19、教室是什么?教师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想得到的一切。
20、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从教以来,我一直都认为“听说读写”这四项在语文教学中地位同样重要;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也始终认为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流畅的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的我初出茅庐,刚刚踏上讲台并不知道何为新教育,但性格外向,喜欢侃侃而谈的我,却发现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唯唯诺诺话也说不清,这可把我急坏了,于是我在班里发起了“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就是在每堂语文课开始时的前三分钟,要求学生上台“演讲”,说是演讲,其实并不正规,学生上台所要讲的内容我也并没有固定,可以是自己的心情,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笑话……开始和朱老师一样,我也体会到了万事开头难,但好在慢慢的坚持下来了。慢慢的,我们把对内容的关注扩展到了对演讲时的手势、眼神、表情、站姿等小细节上,每次演讲结束,大家都要对当堂的演讲“品头论足”一番,优点大家继续发扬,缺点后面的同学坚决不能再犯。没想到我的一时心血来潮真的就这样坚持了下来,而且带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为了找到吸引人的内容,大家不断去阅读;为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他们会聚在一起“抠”字“抠”句;为了让演讲更与众不同,有人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与关注热情互动……慢慢的,我发现上课的氛围变了,大家的阅读积极性提高了,作文课也变成了大家最为期待的大显身手的乐园。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