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末农民大起义即史称的“红巾起义”爆发于至正十一年,而在此之前,为大起义做思想、组织上准备的明教、弥勒教、白莲教早就在民间流行多年,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5000余人,“背心皆书佛字”。
2、80句诗词飞花令,“春”字篇,带你玩转“诗词大会”!
3、韩当救被射落水的黄盖回大寨医治。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操败逃。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彝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曹操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操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到此,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后,诸葛亮欲斩关云长。
4、曹操因惊吓而得病,请来平原神卜管辂(lù)到许都为曹操占卜,皆灵验,如鲁肃身故以及西蜀来犯等。并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韦晃、金袆以及太医吉平之子吉邈、吉穆,趁许都正月十五庆赏元宵佳节之际欲讨曹操,不成皆亡。曹洪、张郃(hé)领兵到汉中,初战告胜。(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5、▲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6、罗贯中就是在这种大动乱的环境中长大,当1351年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在颍州举起义旗后,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的郭子兴等接连起事;长江流域的彭莹玉、徐寿辉等人也借用红巾军的名号起事。
7、●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8、(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图,把知识结构讲得一清二楚!
9、(初中)中考语文阅读理解36条知识点,答题方式,技巧全囊括!
10、(182年12月22日-252),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二十二代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章武二年(222年),孙权称吴王,建兴七年(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11、▲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12、(初中)三年必考文学名著最全汇总!不爱阅读的孩子一定要看(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13、◎《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木村英雄。——吉川英治(日本汉学家)
14、操筑土城以拒马超。马超战许褚,许褚赤膊上阵,臂中两箭。韩遂派杨秋与操讲和,曹操用贾诩之谋,离间马超、韩遂。曹操与韩遂在阵前交谈,马超怀疑韩遂。操“改抹”给韩遂的书信,马超愈生疑,超于阵前杀遂不成,反而被操军围困,为庞德、马岱救出,望陇西临洮而逃。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操回许都。消息传入汉中,惊动了汉中太守张鲁。张鲁想曹操必定会侵犯汉中,不如自己先派兵占据西川,然后称王。西川财富粮足,人口众多,地势险要,而且西川太守刘璋昏庸无能。益州牧刘璋派张松为使赴许都说操伐张鲁,以解益州之危。
15、●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16、《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17、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
18、(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19、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20、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21、罗贯中,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著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三国演义》等。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