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元宵唐寅)。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3、赏析:李商隐用这句诗句描绘的当时唐朝繁荣昌盛的景象,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其实元宵节在古代又称灯节!就是写元宵节的宏伟灯景。
4、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5、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6、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7、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8、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9、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名家诵读220)宋代·赵长卿《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诵‖红玫
12、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今天,就跟你分享20首元宵节的诗词,祝你元宵快乐!
13、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15、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6、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17、诗的意思是说,去年正月十五夜,花市灯光如白昼明亮,月儿升到柳树梢头,和情人约好后在黄昏相会。今年正月十五夜,月光和灯光依旧,但再也见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不觉中湿透衣裳。
18、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0、 mǎn jiē zhū cuì yóu cūn nǚ , fèi dì shēng gē sài shè shén 。
21、通常吟咏元宵节的诗词,写得都是都市,但唐寅的这首《元宵》却从农村入手。通过描写灯月辉映的乡村衬托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将她们的青春焕发描写得淋漓尽致。
22、赏析:元夕之时,灯事狂游,热闹非常。但诗人的眼底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灯事愈烈愈令诗人的相思深浓难遣。而从词意来看,这里所怀思之人,或是恋人,或是友人,抑或是别有所指,不详。词之上片侧重写灯事情景和由此引来的对伊人的怀念。多是借景语铺叙。下片承上片之怀思,进一步抒写相思的孤寂愁苦之情。
23、脍炙人口的元宵诗歌还很多,下面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来几首标题的,希望大家能喜欢:
24、焉可无继离,(易疏以离上三爻继明者为火)来为万物燥。
25、赏析: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26、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27、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8、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