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2、(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指六十岁的代称。
4、(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7、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8、(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10、《红楼梦》诗词、歌曲大全合集,收藏留着慢慢品读!
11、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12、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4、(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15、(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6、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17、(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8、(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9、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20、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21、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2、出处:《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23、(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24、(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25、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7、(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8、出处:《论语·乡d》“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29、(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30、(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31、(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