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民间谚语》释义:立春的那天若是天气好,整个春季天气都不错,阳光很灿烂。但若立春就阴雨绵绵的,那到清明前后,可能都是没完没了的阴雨天气。
2、 “霜降不出葱,越长心越空”、“霜降到立冬,刨薯不放松”、“九月人忙歇不住,别忘出葱刨红薯”。
3、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4、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瓮穿裙,有雨淋。
5、闹春大轿舞起来80cmx80cm吴玉环(福建)
6、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7、 夏至:“过了夏至节,锄地不能歇”、“花锄七遍,疙瘩蒜辫,豆锄三遍,秧儿成串”、“天旱锄田,雨涝浇园”、“要想虫害少,锄尽地边草”。
8、老王也知道,老李是村里的“天气通”,在预测天气方面的经验很充足,一般十有八九是准确的。于是老王就问老李,那今年小寒会下雪吗?小寒是下雪好,还是天晴好呢?
9、冬至至短,冬至唔过唔寒。冬至在月头,无被唔使愁;冬至在月腰,有米无柴烧;冬至在月尾,冻死老乌龟。
10、职测资料汇总(高分笔记、行测申论视模考频讲解视频等),打赏8元即可;
11、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12、寒露脚不露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13、 冬至当日回。(冬至当天白昼就开始变长)
14、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清明有霜梅雨少(苏)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15、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6、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7、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18、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19、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20、 春分燕子来,秋分燕子去。(候鸟知时节,准时来去)
2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文化科学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深入普及,太空种籽的科学实验,农业生产将会大飞跃、大发展、大提高。针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万荣人,一定会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适应二十四节气“土生土长”的新农谚,一定会在万荣大地不断地涌现。(雷学理)
22、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23、夏至大烂,梅雨当饭(浙)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鄂) 夏至下雨十八河(湘、贵)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湘) 夏至无云三伏烧(陕)
24、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25、正常的年份小寒节气的温度已经很低了,可是如果这一年的小寒节气不冷反而暖和,那就注定气候有点反常了。根据古人长期观察的结果,这样在第二年出现倒春寒的概率较大。
26、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27、在有些地方还有更详细的说法,就是“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它的意思是说小寒节气不冷,那么大寒节气就会冷。
28、“立春”陕北人又称“打春”,或“开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即指春天的大门被打开,天气将会慢慢地暖和起来。不过,在陕北天气要暖和起来,到了“惊蛰”之时,万物复苏,天气才转暖。“春打六九头”,为立春六九的第一天。如果是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为“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由于农历每个节气是15天,冬至到立春间,就有小寒和大寒,三个节气的45天,与五个九的日数45天正好相同,故有“春打六九头”一说。不过,也有“春打五九尾”的一说。
29、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