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用垂头丧气和无济于事造句)。
2、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彩排)
3、ránfàng zhǎnlǎn jiéránbù tóng zhāngdēngjiécǎi
4、从尼尔斯和动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尼尔斯没有变小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6、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7、王小明看过了会考成绩,便垂头丧气的,晚饭也不想吃,上床去睡了。
8、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9、(1)引导学生注意课文的表达方法,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不要只归结“总—分—总”之类的结构概括。
10、(1)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
11、这点补助金是杯水车薪,我们需要的钱远比这些多。
12、(3)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欠缺,胆小,很少当众发言。
13、②
14、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15、朗读: 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 第三学段(5~6年级)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300字。
16、雕像象征着母爱,母爱无价,所以雕像也无价。
17、弟弟听了把汉堡包放在桌上,垂头丧气地走了。
18、记得那是一个刮着风的下午,我因为考试考砸了而怕回家后会遭到骂,便慢吞吞地垂头丧气地向家里走去。
19、第二部分(7~12):写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20、他本来就很清瘦,还穿件很薄(báo bó)的上衣,更显单薄(báo bó)了。
21、《骑鹅旅行记》①叙述了 的故事,②我们从中看出尼尔斯是个 的小男孩。后来,经历多种困难挫折,③他变成了一个 的好孩子。(4分)
22、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③①⑥②⑤④ D.①③⑥②④⑤
23、到中午了,远远他爸爸又是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24、本文作者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反映了普通老百姓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之情。
25、(4)学生喜欢语文,发言积极,思想活跃。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
26、叶澜:为什么我不赞成简单提“教师专业发展”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这次考试落榜,并不代表你这辈子就没出息,何必因此而垂头丧气呢?
29、(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用修改符号修改
30、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少于两点,2分)
31、埃默森的苏格兰朋友卡莱尔,一度是劲头十足的过激派,后来也垂头丧气。
32、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站在闭目镜子前怪样子不会消失,引出下文找小狐仙过程中发生的事。
3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颇有名气:_____________
36、他们虽然吃了大亏,这笑话儿却妙不可言。贝基看见罗顿垂头丧气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37、(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38、雕像揭幕(mù mò)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39、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40、☆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自主确定活动方式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