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海明威在二战,近些年还浮现出的一个说法是,他可能是个双面间谍。他在古巴招募了一支间谍小分队在太平洋海域上活动,搜集德国或日本海军的情报。当然,他召集的所有的小分队的成员,除了酒鬼就是乞丐,要不就是无业游民,所以很有自知之明地将这支队伍命名为“骗子工厂”。他让CIA相信他有能力提供独家情报,于是CIA跟他合作,并对有效情报提供报酬。但有效的不多,因为大多数情报是他添油加醋创作出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陆军军官和历史学家尼古拉斯•雷诺兹有一本“耸人听闻”的书,《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这本书曝光了他在跟CIA合作的几乎同一时期也曾受到苏联内务部的招募成为苏联间谍。《间谍:克格勃在美国的兴衰》一书中也提供了史料证明了这一点,但据作者之前克格勃成员瓦西里耶夫说,海明威能力有限,没有提供一次有效情报。所以我感觉海明威基本上是把间谍身份当作一种冒险来经历的,没太当回事。但他这么作妖,也带来了后患。FBI头子胡佛非常讨厌他,也有海明威专家认为海明威之死与胡佛的步步紧逼有关。胡佛怀疑他与卡斯特罗有来往,对他实施过24小时秘密监控。
2、对自己与海明威仅有的这一次见面,卡斯特罗深有感慨。他说,人们总是相信来日方长,而等待的结果通常是意想不到的遗憾。两年之后,海明威自杀身亡。那意想不到的结局会在视死如归的革命家心里激起怎样的震荡?卡斯特罗说,后来他只能与悬挂在办公室里的海明威的照片长谈了。那是海明威与一条枪鱼的合照。卡斯特罗肯定照片中那巨大的枪鱼就是出没在《老人与海》中的那“不可战胜”的“英雄”。
3、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伟大作家的陨落。
4、1922年2月2日,在乔伊斯40岁生日那一天,比奇给他送去了第一本《尤利西斯》。第一版一本都没有剩下,证明了比奇的远见,而且很快加印到第八版。订户远至中国、日本、印度等地。乔伊斯兴高采烈,帮着打包邮寄,弄的满头胶水,还忙里偷闲发现他的书每本重三斤一两。加拿大没有查禁《尤利西斯》。海明威找朋友帮忙,把数百本《尤利西斯》从加拿大偷运进美国。(海明威的传奇经历概括)。
5、由于海上风高浪急,点燃雪茄非常不易,常年出海的海明威便将雪茄两端都削尖,形成头尖尾小的不规则形状,以方便燃点。古巴CarlosFuente雪茄的Figurado系列型号也因此而产生。
6、在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和一九一七年五月之间,他每星期平均写一篇以上的文章。他在《芝加哥论坛报》上连载的《灵格·拉德纳》,是他的得意之作,受到广泛赞扬。
7、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8、比奇还谈到亨利·米勒。她说:“二十年代,亨利·米勒开始在左岸的瑟拉街区崭露头角,那里是他的活动中心。到三十年代,他已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一天,亨利·米勒与他长相可爱、像个日本人的朋友阿内丝·宁小姐来问我能否出版他正在创作的小说《北回归线》。”但比奇把此书推荐给别的出版人,因为那人“对直接的性描写很感兴趣”。《北回归线》(1934年)后来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米勒与宁是一对传奇人物,有多部电影把他们作为主角,《情迷六月花》是其中一部。
9、格特鲁德·斯坦因是美国作家、艺术品收藏家,1903年与哥哥利奥移居巴黎。起初,他们购入多幅高更、塞尚、雷诺阿、德拉克洛瓦的画,不久又有了马蒂斯、毕加索、劳特累克等人的画。比奇也去斯坦因的房子。她说:“那栋房子和它的主人一样迷人,墙上挂着毕加索‘蓝色时期’的画作,格特鲁德还给我看过毕加索的画册,那样的册子她收集了不少”。比奇没有提到毕加索为斯坦因作的肖像画。利奥和格特鲁德分藏画作时,哥哥选择了马蒂斯,妹妹选择了毕加索。
10、再比如,海明威小说的心理描写杰出,尤其是心理独白,把故事的空间扩大。再就是他的对话艺术,尤其是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具有戏剧般的对话,是难能可贵的。对话,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叙事,用对话来代替描写,来代替叙事,难度很大。
11、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12、‘Iwantedtotrythisnewdrink.That’sallwedo,isn’tit–lookatthingsandtrynewdrinks?’
13、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海明威的传奇经历概括)。
14、人们痛不欲生,仿佛海明威“把我们的生命也给毁了。如今我也是个死人了”。(奥多内斯) 胡安·贝尔蒙德,这位西班牙最杰出的斗牛士,在听到“欧内斯特刚刚自杀了”这个“晴天霹雳”时,只是慢慢但很清晰地吐出了三个字“干得好!”之后,他也用同样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15、海明威确实见过卡斯特罗,也同情古巴革命。他也习惯自称“古巴人”。他在离古巴最近、美国大陆最南端的keywest小岛有家,在哈瓦那郊区也有家。14年夏天我去了keywest,17年秋天去了哈瓦那,都专程去海明威生活过的地方打了一遍卡。
16、‘Shouldwehaveanotherdrink?’
17、后来又参加西班牙内战,加入国际纵队。虽然西班牙内战的起因今天看来非常复杂和多元——具体大家可以看看斯坦利·贝恩的《西班牙内战》这本书——但佛朗哥一旦接受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支持,他就不再是维护天主教的西班牙国内的一支军事力量了,而成为法西斯帐下部队。海明威本来就对西班牙这个国家情有独钟,当西班牙共和国宣布成立,“热爱共和国”的海明威便“在政治上始终一贯地站在她一边”,为了捍卫共和国,他献计献策,出钱出力,虽然身为战地记者但经常跟战士们一起冲锋在前线。1938年国际纵队无奈撤离西班牙,海明威是最后一批离开的战士之一。西班牙内战对他的创作影响巨大,他还为伊文思的纪录片《西班牙大地》撰写脚本和解说词,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个剧本《第五纵队》,创作了为他带来巨大声誉的《丧钟为谁而鸣》。
18、《老人与海》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他早期创作的“硬汉小说”在主题和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充分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气和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同时小说也表现了人的孤独寂寞,人与自然也有着息息相通的一面,因而使得作品就具有了更加深邃、宏远的思想。作品语言素朴洁净,凝练隽永。蕴涵着作者深刻而又丰富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富有深厚的寓意和象征,在朴素中显示出一种宏大的庄严。真正地体现了作者的“冰山”写作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它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主人公桑提亚哥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硬汉”典型形象。
19、海明威除了捐款资助外,他还以北美报联记者的身份来到西班牙采访报道,最后干脆直接参与与法西斯叛军的斗争。这些经历,终于在1940年体现在海明威的不朽名著《丧钟为谁而鸣》里。从《永别了,武器》到《丧钟为谁而鸣》,可以看出:他已从“迷惘的一代”中摆脱出来,跟上了世界的潮流,向着民主和进步的方向迈进。
20、《午夜巴黎》里面的海明威(图左)与菲茨杰拉德(图右)
21、上一讲我们大致了解了海明威的人生,这一讲来勾勒一下海明威所处的文学史语境。提到海明威,文学史上一定会牵出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迷惘的一代”。大家以后在文学史考试也会经常考到。但这样的一个文学史概念其实并不具备多大的描述性和概括力,换句话说它的定义力是非常微弱的。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团体、没有一个宣言说我们是“迷惘的一代”,它事实上源自一个玩笑,一个带有讽刺的、戏谑意味的玩笑。当时海明威在巴黎游历的时候,那里有很多他这种从美国来的文学青年,他们围绕在一个女人的身边,这个女人叫斯泰因,斯泰因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犹太女人,她非常喜欢文学,所以她的身边集结了一些这种文学青年,然后她经常资助他们。另外一个中心是伊兹拉·庞德,这是美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派诗人。斯泰因和伊兹拉·庞德对当时的这些小青年影响非常大。一战时这些年轻人从美国远赴欧洲,他们本来是抱着保卫世界民主和和平的理想来的,但是他们到了欧洲之后,发现这不过是帝国之间争霸和瓜分这个世界的一种肮脏的、为了肮脏的政治目的的一场战争,与他们原来的那种理想主义的信念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他们感到失落,感到愤怒、感到被欺骗,那么这种迷惘的情绪,这种甚至有一点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的一种情绪在当时那些在欧洲的美国青年人当中弥漫,他们普遍地酗酒,声色犬马。海明威有一次陪斯泰因去修车,到了汽车修理部,有一个小工磨磨蹭蹭,技艺不精,搞半天车也修不好,斯泰因就很愤怒,就去向修理铺的老板投诉,那么老板就很生气,就说这个小工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lostgeneration),大概就是骂他们除了混日子,什么事都不会干。斯泰因听了这话以后,就对海明威说,“你们也是迷惘的一代”,“所有你们这些在战争中当过兵的年轻人。你们是迷惘的一代”,“你们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敬畏之心,你们活得醉生梦死……”这其实是对海明威这一代年轻人的一种嘲弄,所以海明威其实很不喜欢这个名字,他当时就顶嘴。后来海明威就在出版《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在书的扉页上引用斯泰因的这句话,写着——“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他引用这句话其实是想说,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在一战中经历了什么。结果这个反讽最后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一个正面的概念来命名海明威这一代年轻人,这找谁说理去。所以我经常跟你们讲,每个概念都有它生成、流传的过程,重要的是我们去做一个知识考古,这个概念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被生产制造出来的,又在怎样的情境下进行了传播,它的传播路径是什么,那么它被接受的语境又是什么,这过程中有哪些变形、重写……而不是像高中那样,教科书上有个概念就把它背下来,所以希望大家在学习中注意。
22、大自然中莽莽苍苍的森林、奔腾不息的河流、波涛汹涌的大海、树木葱郁的青山,为海明威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对自然的酷爱,又使他一生爱好打猎、钓鱼、游泳、滑雪等这些接近大自然的活动。他去过许许多多的地方,比如伊利诺斯州的大草原、美国西部落基山等。他用心去贴近自然、欣赏自然、关注自然,努力做到回归自然。
23、《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24、海明威喜欢冒险,是室外活动的“狂热爱好者”。
25、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圣地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圣地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26、猫是海明威的第二情人。他照顾猫时,眼神专注而沉静,小心翼翼视若珍宝。
27、这一章结束于2002年11月11日。这一天,世界上唯一的“海明威故居博物馆”在古巴正式对外开放。卡斯特罗“即兴”地出现在开馆仪式上。他的出现改变了仪式的格调和长度。以长篇即兴讲演著称的革命家在文学家的故居略加收敛:他的即兴讲演仅仅持续了30分钟。
28、法国最早的预定户是纪德,尽管他的衣袋里总揣着一本英文词典。W.B.叶芝订了一本,庞德替他签名。海明威一下订了好几本。肖伯纳则回信说:“如果你指望一个爱尔兰人花一百五十法郎买一本书,那真是太不了解我们了。”乔伊斯赢了——他和比奇打赌说,肖伯纳肯定不会买《尤利西斯》。其实,根据装桢和用纸的质量,《尤利西斯》还有三百五十法郎和两百五十法郎两个更高的价位。考虑到莫尼耶在几年前用一万法郎就办起了一家书店,《尤利西斯》的定价确实不低。
29、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30、《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
31、总有些感悟要分享,总有些情感要交流,总有些智慧要传递,总有些情愫要表达,如果你诗兴大发,速速戳下面:
32、海明威冷静思考自己不成功的原因,深刻地认识到作品只有反映时代的精神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他决心写一部揭示战争创伤的小说,把一代人所想的东西表现出来。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来了》出版了。这部小说写出了经过一战的青年一代的思想情绪,成了表现“迷惘的一代”人的代表作,给海明威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海明威终于获得了成功。
33、好,我们回来说这个短篇小说,题目叫HillslikeWhiteElephants,大家觉得这个题目就有点奇怪,什么叫WhiteElephants?什么叫白象?当然,我们在童话当中经常会看到小白象的故事,但是在英语当中的WhiteElephants到底指什么?有很多种解释,有的人说WhiteElephants是指那种贵而无用的东西。那么也有一些人解释说WhiteElephants其实是一个隐喻,它比喻什么呢?它比喻女孩子肚子里的baby。米兰•昆德拉就讽刺说,这都是教授们的无用猜想和过度阐释。但不管怎么样,这个题目已经是相当文学性的了。提醒一句,这个作品是1927年发表的。
34、不过话说回来,海明威虽然死得惨烈,但他62年的人生简直可以用“无与伦比地精彩”来概括。甚至有人说,海明威的人生比他作品要精彩。我们知道海明威是新闻记者出身,他恐怕是20世纪文学史当中最早也最善于利用媒体自我炒作的作家,他是20世纪作家当中罕见的superstar。用今天的话叫“流量担当”。因此,很多同行看不上他,可能觉得他太过招摇。20世纪很多作家要么离群索居,要么行迹缥缈,最起码也要跟大众传媒保持距离。比如福克纳、塞林格,都是这种神秘主义处世方式的杰出代表。而海明威则完全不同,他不仅是新闻记者,他把自己活成了“新闻”。库尔特·辛格在《海明威传》里说,“海明威具有个人主义倾向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象着了魔似的热衷于战争和革命,并亲身参加过五次。他喜欢女人,先后娶过四个。在打猎、捕鱼、斗牛和击剑方面海明威都是能手,他寻求冒险,而且总是如愿以偿。世界就是他的舞台,暴力则是他永久的同伴。”他第一次离家远赴一战中的欧洲战场时,其实就是红十字会的一个救护车司机,有一次他被派去送补给,结果途中被炮弹炸伤。后来经过大大小小12次手术,从身体里取出了据说227块弹片,还有很多遗留体内拿不出来。他因此获得了嘉奖,而这段经历也成就了他的代表作《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常升起》。
35、‘Wecanhaveeverything.’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