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末年,西太后统治时期,暴戾恣睢,丧权辱国,顽固腐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2、(成语解释)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用于对事物的态度。
3、造句: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4、(成语解释)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5、(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6、(成语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用作贬义。有时表示程度之深。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7、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
8、释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9、释义: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事情便会成功。
10、造句: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效法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准备。
11、108)当他们在宁静的公园里的花丛中散步时,那个上校直截了当地说到备战问题。
12、3这些激情像狂风,把我恣情吹向四方,掠过苦痛的大海,迫使我濒临绝望的边际。
13、虽然工会5年来首次要求上调基本工资,经团连也在劳资谈判方针中同意加薪,但很多企业仍态度谨慎,预计劳资双方将展开激烈交锋。
14、造句:虽然谣言止于智者,但是三人成虎,亦能混淆视听。
15、造句: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16、(成语解释)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偏正式;作谓语;指不敢迈步
17、造句: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倾听老师的没一句话,目不转睛的看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
18、造句: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19、(成语解释)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20、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乌合之众,不相统摄。
21、(成语解释)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22、工人经常抱怨劳资纠纷的责任完全在管理者的肩上。
23、(成语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24、(出处) 清·归庄《击筑余音·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25、造句:成功,需要我们用水滴石穿一样的磨练造就。
26、(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27、造句: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28、(成语解释)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多用在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29、造句: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30、(25)于是,曾和父亲同创大业的萧赜开始高调出场,“朝事大小悉皆专断,多违制度”,连他的心腹张景真也狐假虎威,穷奢极侈。
31、9)工业的发展,也应该考虑到当地的资源条件。陈云
32、(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三国演义》:“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
33、释义: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34、(成语解释)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偏正式;作谓语;指不敢迈步
35、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36、释义: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37、造句: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38、(成语解释)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偏正式;作谓语;指不敢迈步
39、释义: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40、释义:盯着看某样物体,眼睛不转动,形容十分专注。
41、释义: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
42、(成语解释)暴置:安放;喙:嘴。不许在一旁插嘴。动宾式;作谓语;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
43、造句: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时刻,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