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阿和个性网
菜单
个性网名 游戏网名 游戏名字 个性说说 个性签名

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77句精选】

来源:个性说说 发布时间:2023-08-27 08:50:25 点击:59次
首页 > 个性说说 > > 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77句精选】

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

1、这样一来,我们国家的汉译、藏译就有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在里面。前期汉译多,后期藏译多,两种文字的译文珠联璧合,共同构成了对印度佛教域外文化资料的保存过程,藏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10世纪以后汉译经典的不足,尤其是对密教经典翻译的不足。藏译也是中国人的贡献,两者合二为所以中国人的贡献就很大了,没有保存的这些佛教资料,佛教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部分人就无法知道。这个历史著作在汉文、藏文里面都不少,汉文的有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等,这些书的价值在哪儿呢?就是没有这几部书,你就不知道那个时代的佛教历史。而且这些资料的重要性还在于,你了解了它以后,才能对佛教的经典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史正经,对经典也就有了更深刻、更深入地认识。   

2、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3、《五灯会元》卷四载: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什么是道!南泉说:平常心是道。其实平常心之说,蕴含于《六祖坛经》而公开倡导于马祖道一。

4、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心静:就能进入一种“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的妙处。别在无关的人与事上费尽心机,别在小处微利上计较太多,让心沉淀,静心做事,常心为人,修炼人格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实力,赢得属于自己的机遇和尊重。

5、小时候,家庭、父母的影响更大一些,没有人告诉我佛教是啥,他们教给我的更多的是敬祖先、礼长辈,仙与鬼的神通,妖与怪的传说。我对佛教的理解,最初来自文学、影视作品。

6、佛教认为,世上并不存在创世主,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万法皆遵循着因果规律,佛法认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规律,就算是佛菩萨也无法改变。

7、第一次结集时,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大迦叶尊者(Mahakassapa),与五百位大阿罗汉(Arahant,断除烦恼的圣弟子)共同参加。这些参加者都已经体证涅槃,且都亲闻过佛陀的教导,具足四无碍解智(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也就是说他们全部都精通佛陀的教法,深具智慧,无论是从辞、字还是意义上都深谙佛言。当时,先由优玻璃尊者(Upali)诵出《律藏》,然后再由阿难(Ananda)尊者诵出《经藏》。原因是当大迦叶尊者征询大家意见时,僧团一致认为:律是佛陀教法的寿命,唯有律住世时,教法才能住世!

8、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今天,我们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这四句话都是对的,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确实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缘起”是我们理解般若思想的一个重点。

9、贪就是指对金钱地位等各种利益过于贪多,不懂得知足。

10、按照僧团的传统,供养品将根据戒腊(受戒时间)大小,依次分给僧众。由于耶舍长老不肯接受金钱,导致毗舍离比丘们很气愤,并指责他破坏居士们的信心和僧团的团结,要求他公开道歉,并向他举罪。

11、随后,佛陀带领僧团继续在古印度恒河流域弘法利生,教化众生长达四十五年。公元前544年,年届80岁的佛陀来到拘尸那罗(Kusinara)的桫椤树林中,右侧而卧,入圆满的般涅槃(Parinibbana,即圆寂,不再进入轮回,一切苦的止息)。

12、佛陀说:“那么好,朋友,我来问你,你是否清楚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呢?”

13、我不说佛教不好,那样显得太不道德了。我只说你让常人难以理解之处,让人反感;

14、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又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是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15、从那时始,佛教僧团开始有了第一次根本分歧。因参加第二次结集的是以上座长老为主,因此称为“上座部”(Theravada);而毗舍离方面由于人多势众,因此称为“大众部”(Mahasanghika)。

16、三智师说|王德峰:《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命运

17、我们人类拥有超凡的智慧。于是,我们开动聪明的头脑使现代科学得到发展,建构起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社会。人类因智慧而置身于所有生物的顶点,食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维持生存并谋求繁荣。

18、随着佛陀在拘尸那罗城(Kusinara)附近的梭罗(Sala)双树间入般涅槃(Parinibbana)后,弟子们便有了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将佛陀一生的教法传承弘扬下去,以便利益更多同样想要追求生命觉悟的有缘众生。

19、第二个特点就是汉译的佛教经典能够反映古印度广大地区佛教经典出现的历史脉络,能够反映佛教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它有跟踪性记录的特点。什么叫跟踪性记录?就是中国人翻译的时候,从汉代开始,到宋代这一千多年,每一个阶段都翻译。印度那边有什么经,咱们就翻译什么经。在早期翻译的时候,印度佛经产生50年之后就能传到中国来,咱们就念它、翻它,跟踪翻译。

20、作诸苦行以求利养。沙门瞿昙无如是事。如余沙门.

21、看到这段话里对佛教的评价,我感到,关于三教合一的问题,非专门说说不可了。

22、影片最后,觉远(李连杰)阪依佛门时的台词至今难忘:“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淫欲。。”,一个大英雄,又被和尚们祸害了。

23、道圣谛——关于导致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方法的真理,即是苦灭之道。

24、传统上属于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共有五个,即: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在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的佛教更有2300多年的历史。除了这些国家以外,现在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东部一带地区,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以及越南南部等,在传统上也都流传着上座部佛教。所以统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佛教圣典即是阿育王时期第三次经典结集的摩揭陀地区方言,即今巴利语。(佛教界认为佛陀使用的即是巴利语)

25、正念(以热诚的正知正念安住于观照身、受、心、法即四念处);

26、佛法(Dhamma),即觉悟者的教导、导向觉悟之道(四道、四果、涅槃、教理);

27、诸行无常的意思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恒定不变的事物。比如人在年轻时有美丽的容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美貌将会逐渐地褪去,不可能长远存在。

28、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扩展资料:佛教认为人是稀有的。这是非常罕见的所有众生获得个人机会,如“盲目海龟”在无尽轮回。对于佛法来说,没有八个时间,十个令人满意。不管我们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还是为了追求世间的幸福生活,还是为了学习佛教,为了从世间获得解放,我们都必须依靠这个非常珍贵的人。

29、如果我们开始感觉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幸福,那么接下来自然会产生善解人意之心,乐于善待他人。这种善解人意之心是必然会产生的。

30、或诵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

31、唐僧呢,自己没本事,骗猴子带上个头环。动不动就是非不分,念紧箍咒,把猴子痛的满地打滚求饶。这TM更可恶。

32、相信因果后,我们就会知道恶因恶果的道理,知道了恶因会带来恶果,就要知道,世间的种种痛苦到底从何而来?佛陀觉悟后,告诉我们四个字,那就是:苦、集、灭、道。

33、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34、“慢”就是傲慢。指有些人事业有成之后,开始逐渐产生了骄傲、傲慢的情绪而瞧不起别人。从而和别人产生矛盾,产生出烦恼痛苦。

35、到宋代的时候,国家经常会派一个团队去求法取经,比如说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一次派出的僧团就有157人,也有返回来的。明代也有派遣官僧到印度的,但从宋代到明代,由于佛教在印度已经衰落了,成效都不大。去的人多,花费的钱多,取得的成效不大,也没有像过去那些能吃苦的人了。过去那些人以法显为例,结伴跟他一起去,还有中途结识以后一起去的,前前后后有15人。有的人在半路去世了,有的在过雪山的时候冻死了,有的人半路跑回来不去了,有的人不知道哪儿去了,有的人留在那儿不回来了,回来的只有法显一个人,所以真是九死一生。

36、比如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大乘佛教的经典分为好多类,什么般若类、华严类、法华类、涅槃类,最后类也不清楚了,就给它总归为大集类、宝集类、唯识类等等。其中最早翻译华严类经典的人叫支娄迦谶,他是跟安世高基本齐名的一个汉代2世纪末年的翻译家,他翻译的第一部经叫《兜沙经》。然后到东晋末年、刘宋初年,已翻译出60卷华严经,中间250年产生了十几部华严类小经典,现在学者认为这个翻译次序跟经典产生的时间次序是一样的,咱们最早翻译的《兜沙经》就是华严类经典最早的;咱们翻译的《本业经》就是那边产生的经典;西晋竺法护译的那个经也是接着来的。这种跟踪记录佛教思想足迹的特点除了汉译的佛经之外,在世界其他国家中没有。

37、儒家之道,虽然偶尔也涉及天道,但中心内容则是谈人道,也即是人之道。

38、中国人往外传播中国佛教文化,是把整个中国文化全面地向外传播,是以中华文化为载体。但是尽管这种对外弘法的过程,参与人数之多、事业之感人、成效之巨大,几乎可以与西行求法运动相提并论,但是我们的研究很少,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举个例子,比如历代赴越南弘法高僧的研究就没有,历代有多少人到朝韩半岛传法不知道,历代有多少人到日本传法不清楚,近现代有多少高僧到欧洲传法弄不清,近现代有多少人到美洲传法不明白。我有一个朋友到南美去,说南美也有中国的和尚在那儿传法,中国求法的人研究得多,弘法的人研究得少。

39、比如,在汉代传来的是《四十二章经》等部派佛教经典,到了魏晋就开始传来了大乘经典,而到了唐宋就开始传来了密乘经典。如果对应印度佛教史的年代分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佛教自汉代至唐宋,佛教经典派系不思想混杂,十分丰富的原因了。到元代,喇嘛教盛行,且与藏地传来的藏传佛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密乘佛教文化,在明清一直都有发展……(参考西藏佛教之来源)

40、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

41、道家: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42、金地位于今天缅甸南部的达通(Thaton)至泰国中南部的佛统府一带地区。佛统府的泰语叫NakornPathon,是巴利语NagaraPathama的泰语转读,意思是第一城或最初城。泰国人相信这是泰国最古老的城市。金地一带地区自古至今都是孟族人(Mon)居住的地区,那里的佛教非常古老,孟族人相信早在阿育王时代,佛法就已经传到那里。这一地区的佛教后来又传遍了整个缅甸,成为缅甸佛教的发源地。

43、关键还在于行为、处事方式与思想理论,两相印证、统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否则只是空论,讲讲课可以。真正了解你的人,是不会服你的。

44、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应该说是长期的、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具有世界意义的。这些贡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归纳、总结和整理。在这里,我想把中国人对佛教的这种长期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归纳为三个方面:

45、这就是龙树又空又不空的中观调调。中观的一层含义,就是思维上超越空与不空这些纷扰的思维,止观达到涅槃。这种非X非非X的论调,后来给大乘佛教带来了滥觞的狂欢,很多佛油子就喜欢用这种诡辩。另一种是面对俗人讲的时候承认有,面对他们自己人讲空,这就是又空又不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观点后来被概括为“真空俗有”,见《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释门归敬仪通真记》。注意,是真空俗有!真正开悟的人认为是空的,俗人认为是有的。这是龙树所谓的中观,而不是汉地给拔高了的“真空妙有”。

46、我讲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一位朋友就问我,说你讲的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你讲这么多人家也记不住,你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出来。我想了想,用一句话概括太罗嗦,我总结为八个字,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就体现在保存、弘扬、丰富、发展这八个字上。

47、(静心阁)---静僻之地,静心,静悟,静身,静思,静德,静看,静等!静静思考,时时看看美丽的苍穹,时而品品手中的香茗,时而挥洒手中的笔墨,时而让钢笔在纸上舞动,在配以安静的乐曲,静静的,想想生活,想想每一个人,那就什么都好了。

48、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万物之本也就是道,无为也就是虚静恬淡寂漠。

49、忠恕之道强调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要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

50、佛学:是对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释上。

51、其中第九使团由阿育王之子出家的阿罗汉摩晒陀尊者(Mahinda)带领到了狮子洲(Sihala-dipa),即今天的斯里兰卡(SriLanka)。

52、通过上面这篇经文,我们便很清楚的知道了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仅仅为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够真正依教奉行,则取决于弟子个人。

53、但神化归神化,从佛教三法印来看,仅仅体会个无常无我这种开悟,仅仅是想明白了一个自以为是的道理,不会获得任何神通。佛祖在《阿含经》中也是反对神通的,甚至连符咒医学天文算命看相这些都统统反对。

54、真正能去除贪嗔痴的人,一定是不经常犯戒的人,一定是功夫修到家的人,也只有自己修到了,不贪不嗔不痴,才能真正断除贪嗔痴。我们学佛,最好要从了解佛教、相信因果、深入经典,严格持戒开始,做到这些,你就会离佛越来越近了。感恩阅读与分享。

55、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56、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原始教法,维持传统,严守戒律,不得随意篡改;

57、透过这种处心积虑一贯的造假编排手段,我们看出胡人胡教对于入侵华夏反客为主鸠占鹊巢这种事,是一刻也不曾懈怠的。佛教说,儒是小学,道是中学,佛是大学,这种明着来合你其实要把你踩在脚下当垫脚石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再看看上面那段一厢情愿三教合一的话,就更显得鄙陋可笑了。他这段话里,核心的“真空妙有”、“常乐我净”,在佛法里都是大错特错,属于典型的附佛外道。

58、对我童年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应该就是《西游记》了。

59、中国人弘扬佛教的工作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叫求法取经,就是中国人到印度去,把古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来。这个求法取经一般认为佛教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就传到了中国的新疆地区,也就是说佛教什么时候传到中国,就是公元前2世纪,到西汉末年传入内地。在这个时候,传佛教的主力部队可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只有在佛教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以后才去求法取经的,所以中国人立志求法取经的时间,也就是中国佛教开始进入大发展的时间。

60、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61、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62、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63、1995年我参加联合国举行的丝绸之路考察,丝绸之路佛教传播段,我看到蓝毗尼园挂了一个英文的牌子,写着这儿是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5世纪有一个中国的大旅行家法显,7世纪有一个中国的大旅行家玄奘,他们记载这儿是蓝毗尼园,是佛诞生的地方。迦毗罗卫也挂了一个牌子,为什么这儿是迦毗罗卫城呢?因为这是法显、玄奘他们记载的。所以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第一大贡献,就是对佛教资料的保存。

64、相信通过本文,会对向往佛法的您,提供一个清晰概要的思路,

65、除了自然之道外,老子之道有时又在社会人生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用,即分析人生、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6、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 造地狱、极乐。

67、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68、由于佛陀的正法受到扰乱,所以真正的比丘们变不愿意和这些假僧人在一起诵戒、共住。

69、我今天不知高低,用很大的声音,自己给自己鼓劲,自己给自己壮胆,在这里说了很多不成熟、错谬的话语,请大家批评指正。同时这个题目研究得也不多,希望以后有人深入研究,我在这里讲的也就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谢谢大家!

70、这样,当年佛祖辛辛苦苦反婆罗门教,反了一圈,后世佛子佛孙又回来了,又落回到了有个真如本性上。这些佛子佛孙,可谓扛着佛旗反佛旗。既然涅槃之后还不是彻底的空,还有个真如本性,那么成佛涅槃了的佛祖,也不得安宁,被一步步神化成坐在西天莲台上放大光明无所不能的形象,也就是迟早的事了。净土宗尤其一发不可收拾。不光又乐又有我的,还从拜火教里抄来个米特拉,经营起了西方极乐世界。当年佛祖认为没有神没有主宰,这回好了,他涅槃之后,被后世佛子塑造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就是干掉现任自己做神的套路。

71、说了这么多,我就想问,明白了佛教和华夏文明体道求道的巨大差别后,三教合一的你们,还怎么合?合来合去,还不都是把祖宗的宝贝送给印度去往佛祖脸上贴金吗?人家学走你的宝贝,都说是佛祖教的,汉地的佛子学了华夏祖宗的本事,也说是佛祖教的。这是里应外合、吃里扒外呀。

72、也许此生仅限于此,这也够了。修佛是个大目标,我不敢说修佛。在我看来,佛法与佛教,一字之差,含义却差得很远。在没有开悟“自我”之前,一切佛法都是妄谈,而佛教则不同,做好自己、至施爱于人乃及众生是根本也是基础。

73、佛教认为人身难得。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获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值木”,极为难得。对修学佛法来说,人身无八无暇、有十圆满,是学习佛法最好的善缘条件。无论我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追求世间的幸福生活,还是修学佛法,追求出世间的解脱利益,都要依靠这极为难得的宝贵人身。

74、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是大悲心,随顺俗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大智慧,随顺真谛。大乘教中类此所说多不胜举,总的是教人修菩萨行,一定要在真俗圆融、悲智等运的前提下进行种种活动。

75、我们各自背负着不同的命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无从知晓自己将走上怎样的命运之路,只能在命运的引领下开始自己的人生。

76、我可以说佛教好,好到能够飞天入地,预知未来,逆天改命,隔空取物。

上一篇:任正非20条金句【26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个性说说

  • 平凡又感人的亲情故事【75句精选】
  • 积累的名言名句100字【118句精选】
  • 福楼拜的名言警句【36句精选】
  • 励志格言警句简短的【25句精选】
  • 美到惊艳的诗词【29句精选】
  • 幼儿教育家的名人名言【22句精选】
  • 爱党爱国的名言警句【37句精选】
  • 爱国名人的事迹【96句精选】
  • 孔子的名言名句及翻译【80句精选】
  •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65句精选】
  • 赞美老师辛勤的诗句【36句精选】
  • 描写关于教师节的古诗【35句精选】
  • 形容战争惨烈的二字词语【41句精选】
  • 有理想有志向的诗句名言【29句精选】
  • 强调老师重要性的名人名言【59句精选】
  • 赞美老师的名言10字【46句精选】
  • 个性说说相关栏目

    推荐个性说说

  • 又痞又坏幽默的句子【25句精选】
  • 又辛苦又没赚到钱的说说【100句文案】
  • 彩票中奖的心情说说的句子【文案100句】
  • 春天去烧烤的朋友圈说说【文案100句】
  • 捡菌发朋友圈说说【100句文案】
  • 涨水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西安城墙发朋友圈【100句文案】
  • 压马路的搞笑说说【100句文案】
  • 最新个性说说

  • 佛教思想的精髓8个字【77句精选】
  • 任正非20条金句【26句精选】
  • 人生励志经典语录【92句精选】
  • 平凡又感人的亲情故事【75句精选】
  • 积累名言警句20句【25句精选】
  • 积累的名言名句100字【118句精选】
  • 福楼拜的名言警句【36句精选】
  • 励志说说致自己短语句句经典入心【27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