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词)。
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词)。
4、 泽国江⼭⼊战图,⽣民何计乐樵苏。——曹松《⼰亥岁⼆⾸·僖宗⼴明元年》
5、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原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7、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0、解释: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紧接着,评委对参赛人员的朗诵进行点评,赞扬他们的精彩表现之后指出他们的不足。评委亲自朗诵其中的诗句,细心指点。至此,本次比赛顺利结束。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5、这一名句不仅用激情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视死忽如归”也凝结成今天的成语“视死如归”。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18、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1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2、五乙班的孩子通过书法和绘画,体会古诗的独特韵味。
2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4、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三国时期魏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诗作以五言为主,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注释:皇考:对去世父亲的尊称。
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26、☛数学上册1至6年级单元、月考、期中、期末测试卷
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8、 ⼗⼆阑⼲,故国三千⾥。——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2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31、《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2、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3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34、昨夜秋风⼊汉关,朔云边⽉满西⼭。——严武《军城早秋》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