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出于:杨无咎《蓦山溪》(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诗词)。
4、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出于:苏轼《浣溪沙》
5、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7、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8、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出自:唐·殷尧潘《端午日》 译文: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银白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9、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出于:殷尧藩《同州端午》
11、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1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3、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____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4、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5、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7、11)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8、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王世贞是明代诗坛后七子的代表人物,博学多才,地位显赫。王世贞主张诗文复古,推崇盛唐气象,不过他这首诗却写得情绪低落,愁肠百结,令人玩味。
19、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0、译文: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2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2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23、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24、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25、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2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27、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出于:范成大《鹧鸪天》
2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0、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1、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33、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34、翻译: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
35、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出于:苏轼《屈原塔》
36、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佳手段是大量文字性阅读。
3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38、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3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40、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41、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