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烦躁的你向它诉说,快乐的你和它分享。日记是我的忠实伙伴。
4、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的一句经典名言)。
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经典名言摘抄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9、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6、《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7、 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要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0、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
2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2、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2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24、品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愿能与书一生为伴。
2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6、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老子的名言警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27、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9、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3、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经典语录圣人退起身而使其身先,外起身而使其身存。
3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5、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3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9、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4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4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2、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老子的名言警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4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46、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实可信的话语往往并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良的人往往不会狡辩争执,狡辩争执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不会卖弄、吹嘘,喜欢吹嘘的人往往没有大智慧。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