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
3、(解读)出自清朝诗人黄遵宪的作品《赠梁任父同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4、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出处:《增广贤文》
5、第三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8、(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
9、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形容文采好,有修养。
10、——诸葛亮《诫外生书》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有志者事竟成。
11、译文: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12、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出处:《施耐庵》
13、《尚书·毕命》。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14、——《格言联璧•处事》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5、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16、“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解读)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解释:即使拼到最后粮尽到绝,仍不放弃把我们的血肉之躯筑成阻挡日本人进攻的防线。
19、(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仁时)说:“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
2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1、(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行仁,他们(的后人)失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行仁
2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
23、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汪洙《神童诗》
24、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的高洁。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有保持自身洁白,不同流合污之意。但“出淤泥而不染”更强调出污泥之意,强调环境污染,更显示其品格难能可贵。
2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出处:《增广贤文》
2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2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处:陶渊明《杂诗》
28、出处:《刘子大质》: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
29、——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吴研人《痛史》第十回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3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处:宋·陆游《书愤》
31、(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从,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32、《尚书·周官》。这两句大意是:猜疑积蓄得多了就会败坏预先的谋划,怠惰疏忽就会荒废国家的政事。一件事情谋划好了,就要有信心去办,切莫在办的过程中猜疑犹豫,否则就可能无所成就。为政,就要勤勉谨慎,切莫怠慢疏忽,漫不经心,否则就会使之荒废或产生混乱。这两句多用来告诫人们办事要有信心和勇气,从政要勤劳经心。
33、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 杜甫《》)
34、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唐代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5、(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
36、(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
37、(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下》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38、第一个“幼”(动词):抚养。 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名词):子女、小辈。第二个“幼”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幼”是别人家的孩子
39、这十句是孔子对做人的看法和观点,适合用于“为人”“处事”的常考作文主题。
40、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4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42、(解读)出自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4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4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
45、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46、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出处:《洪应明》
47、时政串烧|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重大时政热点主观题串烧(拿走不谢)
4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9、(出处)(战国末)荀况《荀子·修身篇第二》
50、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1、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5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5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54、载营魄抱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55、(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要考虑看得明白,听的时候要考虑听得清楚,脸上的
56、——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立身一败,万事瓦裂。——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火不侵玉。
57、(刘禹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N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58、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59、(20全国卷Ⅱ)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6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61、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有的含苞(欲开),就像红唇的淡雅的女子,只轻轻的扫了些许脂粉。我啊,喝醉了,迷迷糊糊的侮辱了这鲜艳的花朵(见上面)花呀你不要嫉恨我啊,要知道:你这一身的(浑)淡雅,高洁,又有谁相知呢?
62、(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
6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64、(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