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代的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了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是子女反感父母、产生代沟的重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做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就是子女的义务。
2、深入学习。这里说的深入学习不再是孩子,而是父母。因为时代在变化所以小孩之间的沟通方式越来越复杂,而他们的潮流父母也都理解不了。那么作为大人,我们当然比较成熟。所以要去学习他们的文化,还有他们眼中的潮流。减少两个人沟通的误区,让他下次发言不再说你们什么也不懂。
3、我们总是以抗拒的方式处理父母安排的事情。我们做得越多,我们离得就越远!如果父母不理解我们想要成长的心理,他们总是用和以前一样的方式和我们交谈或教育我们,这将使问题复杂化,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最后,连孩子们都离家出走了。解决方法:年轻人应该理解父母的困难,然后和他们好好沟通,这样他们就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这样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处理。
4、还是玛格丽特米德最早讨论了这种断裂的“沟”:
5、如果我们的父母能更多地理解和信任我们的孩子,而不是以爱的名义试图控制他们,我们就能正视代沟,给孩子留下适当的发展空间和距离,并避免加深代沟。然后,不管代沟有多宽,仅仅给出拒绝交流的理由是不够的,也不会妨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当我们用耐心和倾听填补代沟,用心灵和真诚搭建沟通的桥梁时,别担心,代沟是可以完全跨越的。(代沟产生的原因)。
6、就像有的父母自己没读过大学觉得遗憾,所以倾尽全力让孩子补课一定要考上大学,结果孩子读书读得麻木了,只知道一定要考上,那是父母的希望。
7、一般,父母和孩子中间的矛盾是僵硬的,在言语上是不行的。伴随着时间的变化,矛盾持续加重。因而,大家需要勤奋创建沟通的习惯性,创建几代人两者之间的沟通,从裂开到最深处。讲出心里的见解和生活上的疑惑,或是制订一些小方案,这些,父母和孩子中间存有代沟,关键是由于她们生话在不一样的时期,有不一样的问题和念头。有一些父母固执,觉得自已是以往的人,经历了孩子所亲身经历的一切,那麼你任何的愿景全是合理的,从你孩子的方向考虑。
8、首先,从代沟的产生而言。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因为在子女的幼年时期,他们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世界观,他们的行为模式常常由父母主导,但是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接受的教育越来越多,不断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又由于父母与子女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从而思想文化观念也不相同,两代人基于不同背景塑造的三观开始发生碰撞,代沟就开始显现出来。
9、子女有出息,要你钱做什么?子女没出息,留给他们有何用?
10、总结一下:让对方说话,适当引导,莫强加意志,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支持。
11、做一个有趣的父母吧,争取能与子女互动,别总是把“代沟”挂在嘴边,消除“代沟”的方法就是努力提升自己,令子女感到父母有趣,自己也感觉有趣。
12、家长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被迫让孩子走自己规划好的路。那不是孩子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人生有遗憾没有完成,通过孩子去实现。
13、《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龙应台的序言中提到“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这就证明,虽然龙应台主动提出了与他的孩子沟通,可是,关键还是在于安德烈愿意和他的母亲去沟通。只有当一个人的主观性发挥的时候,他才能够去改变自己。外界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起促进作用但并不占主导。
14、 不过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似乎更大。这直接影响着时代交替的冲突,比如我和我爸之间。70后的中国人算是经历了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的所有事情,从我爸最初当老师一个月挣10元到我现在充点话费就200,从他那会的长头发梳背头到我现在流行的莫西干,从他那会的主食素菜到我现在随心所欲的吃,这些不但见证了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众生活水平的一步步提高,而且见证了社会进步对两代人之间产生的代沟。
15、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高光乾参加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发奖杯和证书。
16、父母和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可以把这个理解成为一种思想境界的不同层次,成年人有着相当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很多事情都自以为能够看透,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们的思想当中多多少少还带有一定的幼稚,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比较浅薄,所以不能够通过人生经验来加以判断。
17、第中国新一代的反叛程度比西方社会表现还要严重。从现有的教育渠道看,今天的代沟不明显,它主要表现在非正式社会关系领域,比如伙伴关系、网友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一个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但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其他方面。一方面,这说明了他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说明大家通过沟通达到共识的机制不够强,这导致了在正式沟通中代沟被隐藏起来。一个学生不敢在老师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免被看作坏学生。中国社会的代沟广泛存在,与过去相比更多了,但对它的解决和疏导不够,这是引发社会关注的主要原因。
18、价值观的差异:父母受到来自社会的生活压力,会不自觉地传输给子女,子女受到在学校的学习压力,两种压力的碰撞就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子女在面对父母的管教的时候,要体会到他们所面对的压力。
19、年轻人:我们的朋友圈,有佛系,有丧,偶尔还会流个泪。朋友圈屏蔽长辈,免得TA们担心;朋友圈里有熬夜,有喝酒,偶尔还会蹦个迪。朋友圈屏蔽长辈,避免被臭骂。
20、相互尊重,这是弥合代沟的重要条件。青少年特别渴望得到父母和周围成人的尊重,而在有些父母的心目中,子女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忽视了他们独立的意向和人格的尊严,从而导致子女心理上的对立和抗拒,使得两代人之间更难沟通。
21、另一方面,网络提供着原来无法想像的资讯,“网路之所以让人惊艳,就是因为它能吸纳资讯之众流成为无垠的瀚海,使人们尽情驰帆于其中,享受披沙检金的乐趣。”这种巨大的资讯使得人们判断事物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同时呈现在你的面前,供你筛选。它将社会空间扩大到整个人类的空间。
22、而通过角色互换,让父母站在子女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子女则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就能使双方理解做父母与做子女各自的难处,各自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因,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23、我是一个80后,而我的父母是60后,我们之间就有非常大的代沟,我的父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就特别差,就连手机也是我们用了很久之后他们才能够接受,他们的思想是相当保守的。父母吵架吵了一辈子都没有离婚,放在现在试试,年轻人分分钟就会和你去领离婚证。
24、“老代沟是以“代”为界定,属于生理代沟;新代沟是以“年”为界定,属于心理代沟。过去是60年代出生的人不理解4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可能是1980年的“小狼狗”看不惯1978年的“小狼狗”,而1981年的“小小狼狗”又理所当然地认为1980年的品种肯定有问题。”(7)
25、我们的生活较之几十年前,有着天壤之别,但老一辈父母,是从贫穷中过来的,穷怕了,破烂多少年不扔,衣服穿多少年不舍得换新装,购物只买廉价货,节省到极致还美其名曰咱是过日子的人,永远也不明白价廉从来不物美,一分钱一分货是不变的道理,不懂生活却指责子女花钱大手大脚,买东西只买贵的,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百般指责,有的为父母改善生活环境,自掏银子花钱让他们生活的舒适点,父母不但不能感受子女的一份孝心和爱意,反而大吵大闹,嫌其大把花钱,不如存银行拿利息划算,过着只满足吃饱的清贫日子,甘做守财奴还自娱自乐。
26、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网络”事件造就的新的社会空间对平均人的社会时间的影响是断裂的,即:依据“网络”事件的影响程度不同(上网比例),平均人的社会时间出现了两个层次的断裂,进而导致了社会观念上的断裂式的差异(代沟)。
27、BT变态、CU(seeyou)再见、IC(Isee)我知道了、NB北京球迷用以表示赞赏的惊叹词的缩写、P“臀部”、TMD“他妈的”、“PMP”拍马屁、PP漂亮、jj即是姐姐、DD是弟弟、GG是哥哥等。
28、梁实秋曾写过一段话正合适 : 其实“养儿防老”,“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坚持。羽毛既丰,各奔前程,上下两代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可疏可密,岁时存问,相待以礼,岂不甚妙。谁也不必剑拔弩张,放任自己而不诿过于代沟。毕竟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不能像希腊神话中的亚历山大以利剑砍断难解之绳那样容易的一刀两断。毕竟人终归是人。
29、用网络社会(事件)案例分析断裂的社会空间对断裂的社会时间的影响
30、“酒屋”、“酒吧”是“WIN95”和“WIN98”操作系统
31、日常生活中,年轻的晚辈们的一些新奇潮流的服装,发型或者是行为语言,通常让我们很难理解,我们总是忍不住去唠叨,甚至去干涉他们的行为,这也就造成了我们与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隔阂。
32、 代沟的产生还有一点,那就是两代人的兴趣点不同。我爸妈觉得一块类似于核桃的玩物就是宝,而我觉得那没啥宝的。我认为一件球衣对于我来说是个宝,现在皇马和国安每个赛季的球衣我都会买。在我妈眼里那就是一件球衣,我告诉她这是宝,类似于珍藏人民币。她不理解啊。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33、子女小时候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恋和依赖,独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父母就该理智的退出,站在子女及小家庭边缘处默默关注就好,需要父母帮助时伸出手帮一把,帮不了的,别添乱,经营好自己剩下的余生,动辄拿出领导和管教的姿态,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凡事跟着瞎参合乱干涉,本来是不足为奇的小事,一插手成了无可调和的大事,本来小夫妻吵架隔夜就好,怕自己子女吃亏,横刀立马出阵,甚至挑拨离婚,简单的事给搞成复杂化,弄的一团糟最后无法收场。
34、还振振有词口口声声,说与父母的代沟真的非常大,也许父母对儿女要求太严格,请你千万别忘了,中国人一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普天下父母总指望儿女个个都成器,该理解父母一片心,该明白这个道理,或许他们思想古板僵化点。
35、进入青春期,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
36、对方在自己的一辩陈词中提到:父母走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时代的心理忘得干干净净。可是从我们的父母第一次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到他们慢慢步入老年,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改变的正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教育的态度。正如我方在一辩陈词里提到的那样,年幼我们把父母奉为神一样的存在,成年的我们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代沟自然解决。正是我们在青春期自身独立意识的极大增强,才让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所以,产生代沟的责任仍在于子女。
37、社会生活空间不象工作空间那样容易把握,因为社会生活空间是无限的,而且在社会生活空间中,还含有时间的概念,这就是人要与历史上的、没有谋面过的前人的对话。可幸的是本文讨论的是平均人社会时间问题,它所涉及的社会生活空间没有实际的那么难以把握,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平均人的社会生活空间,就是平均人经历和正在经历的有限的历史空间。这是本文对社会生活空间的基本理解。
38、聊天室、论坛的管理人员就有“班主”、“斑竹”、“版猪”、“班竹”多个说法;
39、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我们,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当然是年轻的晚辈们,他们思想变化了,我们还依然守旧,自然容易产生代沟。
40、李勤然副校长在致辞中希望参加辩论赛的每一位辩手,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珍惜这难得的比赛机会,把辩论赛当作“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从论辩中去感受语言的力量,从论辩中去体会合作的快乐,从论辩中去收获珍贵的友谊。
41、net、网、域名、CEO(首席执行官)、COO(主要运营官)、CFO(财务官员)、CXO(分管各个部门的主要官员)、电子商务、MPWAP、WEBTV、防火墙、病毒、BBS……
42、对方一直认为父母停留在自己的年代,不能够与时俱进,但又有哪个父母不愿意与自己亲生抚养大的子女进行交流呢?父母本身学习的欲望支持他们想去学习新的事物,但是由于父母自身学习能力的局限,他们缺乏一些了解外界事物的渠道,而我们子女就必须充当起这种渠道的作用。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耐心,潜移默化的改变父母对于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看法。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帮助父母走进这个急速发展中的新时代!正如一个化学反应,要想使他发生,就必须去向它输入能量。作为子女承担这种责任,义不容辞!
43、“代沟”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它是指在世系延续上的前后相继的不同代人之间在个性、观念、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分歧与疏离。它是年龄差异造成的,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现象,是新老交替的必然。所以,代沟既是父母的责任,又是子女代的责任,但是,无论从代沟的产生、深化与缓解,子女都承担大部分责任,因此我方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44、Tobehonest,我还是制作人都不具备去完全理性分析这些问题的能力。上面说的例子,最多也还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理解而已。有一些代际差异,和不同代际的亲身经历相关;而有一些,则是徒然变化的社会甚至政治环境造成的;有些差异的产生发展非常迅速,比如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习惯和观念,消费习惯,或者是对外面世界的看法等等;然而有些变化的发生却非常缓慢,甚至有所逆转,例如女性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对权威或遵守规则的接受程度等等。变与不变之间也会在某些时候产生冲突,非常有意思。而我也慢慢意识到,在中国,有一些代际差异,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程度或者说是社会地位的差异,比如对教育的观念,对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女性的尊重等等。
45、由于晚辈现在所处在青春期或者工作压力大,容易与我们老年人闹矛盾,也经常容易产生浮躁,赌气等心理。
46、曾有人和我说:“每天呆在家里一点也没意思,活着真没劲,不知该怎么打发时间无聊的很,问我该怎么办”我建议她买台电脑学着上网,网络里可以学到很多,能看到很多不曾知道的东西,非常长知识,玩玩游戏也是不错的,能充分的活跃大脑细胞,特开心的。她立刻反驳我说;“我可没闲心整那些破烂事,怪闹心的,这么大岁数学啥啊”,听此无语,把学习当成破烂事,把扯淡当成正事,这种人,她们不无聊谁无聊?子女能和她们有共同语言嘛。
47、4月10日晚上,鹿邑县高级中学北清部学生辩论赛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正反双方八位辩手唇枪舌剑辩“代沟”,就代沟产生的责任在父母还是在孩子展开激烈的辩论。
48、米德讨论的代沟介于发展式代沟和事件式代沟之间,因此其分析必然带有永远解决不了代沟的全部问题。因为这是两种不同形态、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沟”。由此我们引出本部分的主要概念——断裂式的社会生活空间。什么是断裂式的社会空间?就是由于一定的突变性的社会历史事件改变了社会共识意义上的知识形态,使得传承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空间具有明显的截断性、或者改变了发展的方向。这种突变性的社会历史事件造就的平均人的有限的历史空间就是断裂性的社会生活空间。它是相对于传承的平均人的有限的历史空间而言的。
49、物理时间是自然的时间,是时间加载于非人的事物上的时间,也就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讨论的时间范畴,在这个意义上,物理时间是连续的、延续的时间。它不可能有间断性和断裂性。
50、社会时间的断裂是指,在平均人社会生活的历程中,有对平均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同时将对平均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的体验相对固定下来的时间过程,即以对平均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的直接体验为核心的社会延续过程。社会时间的断裂是派生的,是社会时间延续过程中的断裂。
51、父母做一切事情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在于爱孩子,无论他们的方法是否恰当,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心中对我们的爱。所以,当双方产生代沟的时候,子女应该主动得去消除。
52、这个话题层次太多,实在无力给出逻辑清楚的讲述,更谈不上分析。但我确实享受和每个年代的人对话问答的过程,就算有那么一些时刻,听到的观点或故事让我惊讶甚至感觉难以接受,当告诉自己,你的职责不是评判而是提问倾听的时候,越过那一个个心理上的坎,感觉真的好极了。这大概是我喜欢提问题听故事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53、成年的父母用自己的观念教育孩子,可忘记了孩子能否接受、能否理解。
54、(5)玛格丽特米德《代沟》“现在并喻文化和亲密无间的同辈”
55、简单的说,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才会有叛逆期的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56、社会时间的延续是指,在平均人社会生活的历程中,没有对平均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或者将对平均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的体验传承给没有直接体验的人身上的时间过程,即以间接体验为核心的社会延续过程。社会时间的延续是本源的。
57、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不考虑断裂的社会事件(网络)对人们的影响,不考虑可见的沟,采用简单的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所有统计检验都是合格的,但是这个结果却没有真实地反映不同年龄的观念与态度的差异;而采用事件式的、断裂的分析方法,虽然在前两个模型中,年龄都不是显著的,而显著性主要是在40岁以上的时候,但是它却准确地反映了人们态度的差异。我们可以对比如下原始数据计算的结果(没有用模型)(14)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断裂式分析的优势。
58、剧变促使晚辈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开始选择和追求。而我们老年人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缺乏,使得我们对晚辈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代沟便产生了。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