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2、▶家长扮人贩子20分钟骗走46个孩子:这10条防拐建议家长一定要知道
3、妈妈叫他回来,可爸爸却说:“万一她骗我们呢,万一她晚上就回来了呢,那就没有人接她了。”
4、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5、和这近似的成语有“色厉内荏”。“色”是脸上的神色;“厉”是凶猛;“荏”是软弱。这句成语是说外表强硬而内心胆怯。
6、▶(海峡之声)我们能拥有孩子多久?听完,不许哭!
7、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8、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50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故事)。
9、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10、其实,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为子女无私奉献着,发给朋友一起看看吧!
11、☞ 小学写作常用拟人、比喻、排比、夸张句汇总,收藏起来!
12、▶初中语文基础知识150题(含答案),为孩子留存!
13、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14、拥有了亲情,就拥有了努力向上的动力。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希望所有的子女都能知道父母的辛劳。
15、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16、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7、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18、▶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父母必读)
19、父亲在洗车,儿子拿起小石头在车门上划起来。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