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2、“旱船遥似泛,水儡近如生”(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说的就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舞蹈跑旱船。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山车旱船,“唐玄宗在东洛,大酺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每正月望夜,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04引郑处诲《明皇杂录》)宋田况《儒林公议》记载: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侈荡无节,庭为山楼,以彩为之,作蓬莱山。画绿罗为水纹地衣,其间作水兽芰荷之类,作折红莲队。盛集锻者于山内鼓橐,以长籥引于地衣下,吹其水纹鼓荡,若波涛之起。复以杂彩为二舟,辘轳转动,自山门洞中出,载伎女二百二十人拨棹行舟,周游于地衣之上”。宋代山车旱船仍是闹元宵的重要活动,人们“夹道陆行,为竞渡之乐,谓之划旱船”。历史记载:宋太宗(雍熙元年十二月)丙申,“自丹凤楼至朱雀门张乐,迁四市货殖,五方士女大会,作山车旱船,往来御道,为鱼龙曼延之戏”(《太宗皇帝实录》卷31)。“看残大烛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星桥”(清顾禄《清嘉录·正月》引蔡云《吴歈》诗),划旱船更为正月十五的闹元宵增添了热闹气氛。
3、其实大臣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毕竟平定三藩这么伟大的事情,理应多举办一点儿庆祝活动,烘托一下盛世的氛围。可能也是为了给大臣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康熙帝有意在这一年的元宵节上,增加了这么一档节目——柏梁体联诗。
4、赏析: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诗歌,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5、大街上人山人海,传来一阵阵甜甜的笑声,我看到漆黑的天空,有着闪烁的会飘动的“星星”,原来是那是人们放的孔明灯。
6、、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李白《静夜思 》
9、这一句为后世赞赏。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首句“东风夜放花千树”也有这句诗的影子。
10、柏梁体则不同;它要求全诗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相传昔日汉武帝曾筑柏梁台,与群臣诗词唱和,句句用韵,故此称之为“柏梁台体”。
11、赶快收藏起来,和孩子一起做一张精美的手抄报吧~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