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2、(坚甲厉兵):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关于战争的词语)。
3、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4、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5、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关于战争的词语)。
6、(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7、(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8、(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9、(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10、(浴血战斗):浴血:浑身都是血。浑身是血还在奋勇战斗。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11、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12、(枪林刀树):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13、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14、(刀折矢尽):折:断;矢:箭。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
15、(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16、(偃兵息甲):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斗。
17、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战火纷飞的日子,江水山觉得还是才开始,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多。”
18、10此去泉台招旧部,十万斩。陈毅《梅岭三章》关于战争的故事1商周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中国商、周兼并统一国家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部)统一中国的战争周武王参战兵力:兵车300乘,甲士45000人,并联合庸、蜀、羌、徽、卢、彭、濮等方国的部落的军队大举讨纣。
19、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20、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是疏离的,但描写战争与和平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却非常多。
21、马革裹尸出自东汉时期马援,六十二岁的高龄还主动请缨出战。
22、如果我喝醉了,躺在沙场上,请你不要嘲笑我。看那些古代征战的人们,又有几个人能够平安归来的呢?
23、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
24、(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25、人们十分讨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26、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27、在古典诗词中,军旅诗词,源远流长。早在《易经》中便有歌咏,“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诗人以稚嫩的笔触描绘了军旅生活的感受。
28、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29、☆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