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
2、《花朵之蓝》: 这就是成长吗?像一页页翻书的感觉。 靠近,只是因为害怕孤独。 再见。我知道,若没有离别,成长也就无所附丽。(七堇年作品)。
3、七堇年:会的,看到有的时候会回复。这个不是我的职业,但是作为交流我都会去看,就跟我也会看微博一样,大家跟我聊得更多的是把我当一个受众吧,去倾诉,人真的是一个很孤独的生物,他不是说跟我聊什么,只是想倾诉一下。
4、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5、本身很有设计或者,至少有点内在精神价值的品牌可以开放合作。
6、目前写过的书里,最喜欢的是哪一本?原因是什么
7、故而在她身上集合了所有美好女性的完美品质,慈母和情人应有的品格都在她身上呈现出来:她美丽、大方、温柔、体贴和善良;她既浪漫,又现实;既有母性,又善解人意;她默默奉献,不计回报。虽然说,这是一个想象中虚构的人物形象,但因为其在简生“成长之痛”的叙述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很值得被分析。
8、正如大部分人所说的,西藏那部分的文字描写得很好,文笔优美洗练。关于天葬,卡桑爷爷,卡桑的父母,以及卡桑在日朗家生活遇见的事情等,都是藏地的独有色彩。对那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习俗等,不无留下深刻的印象。
9、故而在她身上集合了所有美好女性的完美品质,慈母和情人应有的品格都在她身上呈现出来:她美丽、大方、温柔、体贴和善良;她既浪漫,又现实;既有母性,又善解人意;她默默奉献,不计回报。虽然说,这是一个想象中虚构的人物形象,但因为其在简生“成长之痛”的叙述中充当的独特角色,很值得被分析。
10、看完全文,我觉得这是写得最好的两部分,而后简生遇到辛和似乎理应如此。对卡桑的收养,即是辛和的善良,人性中母性一面的光辉的展示,这种情感和淮照顾少年时的简生有些许的相似;也是简生的自我救赎,对淮照顾少年时的自己的一种回报。淮的生病,逝去,是对简生的救赎的方式,亦是人生的无常的表现。尽管淮是美好的,是值得被善待。但最后的疾病,逝去,也不得不让我们学会和这个世界和解,坦然接受一些命运的安排。卡桑尽管在城市中生活得还行,有养父母的关爱,不错的生活条件,真心的朋友。而她的心中却任然有着对故乡的思念,这正如少年时的简生一直对童年时的北方的乡村生活的怀念,她的这份情感与简生是一样的,而也只有她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人所不能看出的简生的画作中表达的情感。遇到迦南,是她对心中的故乡的情感的一种寄托与释放,她以为迦南是能带回到记忆中那片青草地,但最终却遇到一个浪子。
11、再之后,七堇年出了一些被人心心念念的书,作品逐渐发表在各个平台上。从第一篇文字到现在,七堇年已经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十二年,而她才将满三十。
12、▲最新作品《灯下尘》,2015年8月出版上市。
13、可以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七堇年创造了一种打破了散文和小说的边界、介于它们之间的新的文体形式,或可称之为“散文体小说”,这是七堇年的独有贡献。遗憾的是,她以她无意识的行为投入真情完成了这一创造;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意味着昨是而今非。
14、|《肃静。请屏住呼吸,向自然致敬。》留言节选
15、当然也有对上一辈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对时代苦难的自我理解,《远镇》、《大地之灯》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七堇年的作品多给人以沉重悲剧的色彩,家庭环境导致七堇年比同龄人更加早熟。个人文化积淀与经历在作品中有很大的体现。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内容关注生死、宗教、信仰与情感。
16、 (年年文笔也不错哦,在最小说上发过几次文字作品)
17、七堇年:内容的选择和策划是和团队一起商量,有新的想法和好玩的东西,值得分享,我就来写。都是很松散随意的东西,,不会因为这些内容影响写作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我的生活观察,记录和照片。
18、2014年起逐步开始涉及编剧、翻译等领域,2015年主编岸口系列第一辑《近在远方》,翻译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小说《寄养》,出版文集《灯下尘》。
19、是在二十岁出头的关卡,才明白过来,不懂得从一次失败中站起来,永远跪在地上等待怜悯,并且期待永不可能的时间倒流,才是人生中最无可挽回的失败。
20、七堇年,1986年10月5日生于四川泸州,原名赵勤,中国作家。
21、合作请联系读蜜传媒金先生jinmaluo@1com
22、书中不避讳青春期的幽怨,但更多涌动的是一种温暖向上的正能量,是对那时年华的怀想,对正处人生黄金期的少男少女的激励与鞭策。
23、 那些曾经无处安放,满得快要溢出生命的青春,曾经给与予我们多么美好而奢侈的方式,修饰人生的平凡和落寞。
24、生活,旅行,然后有一些观察之类的。人是各有性格,有的人有事业心,动力很强劲,很入世的心态。但是我觉得写作者还是要放轻松一点。生活状态有千万种,可以理解为低调,更多的是一种人生选择。
25、这一次,七堇年呈现给读者的又是怎样一部灵魂之作呢?
26、《北方》:人与大地皆有着淡定朴素的容颜,昭示着千百年的平凡历史。如果我们不想对人事失望,惟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寄予任何希望。...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惟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27、就它们表现的内容而言,这是成长期的少女关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写照,“记录这旅途的大部分文字,从高一到高三毕业,用了整个成长的时间来完成它”(《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自序》),里面充满了成长期的少年所特有的困惑、苦闷和思考。想要充分认识青少年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28、七堇年:看投缘吧,开放这种可能性,基本上还是要看合作方和自己的格调搭不搭配。
29、本书将人物设置在未来时空,借以反思现代科技带给人类的光明与阴影、冷漠与温情。在炫酷的时代表象下,呈现对原生家庭与再生家庭、爱情与婚姻、人性善与恶等充满悖论的命题的哲性思索。
30、第一次离死亡这么近,第一次,想要豁出去的生。
31、七月,在两千多公里的行驶之后,在接近稻城的那个黄昏,潮湿的荒原开满了紫色花朵,落雨如尘,阴寒如秋,孤独的鹰在苍穹之上久久盘旋。我眺望窗外原野,身边就坐着母亲。
32、我不得不承认,唯有母爱的天性,才可以成全解释这样一种无私。
33、《春别》: 如果眼泪滴落了,那么我的忍耐就将被惊醒。 青春的意义决不在于这炼狱般的高却一定需要这炼狱般的高三来锻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阐释。 《灯下夜祷》:
34、它们在认识上的价值表现在,看似充满“种种矫情”的文字,表达的却是“真实而切肤”的“体会”。七堇年一方面对青春期的种种苦闷、“痛苦”和“残酷”赋以“倾诉”的语调,感情虽略显夸饰,但十分诚挚;一方面又对成长中青春诸种命题保持自省和自审的姿态;这种既非沉湎亦非仅仅审视的矛盾姿态,使得成长和青春在七堇年的笔下已然成为审美的对象。
35、书中对人性弱点的精彩呈现,对残酷青春的另类描绘,对生为女人的宿命的忏悔与抗争,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与生命沉思。
36、2010年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3年,第三部长篇小说《平生欢》问世。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逾十年来,七堇年的写作不断趋于成熟,以风格独特的洗丽文笔著称。
37、彼时母亲想要安慰我,像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中那个欲言又止的可怜母亲那样,对我说:“带你出去走走吧……老在家里这么不成样子……”
38、可以说,七堇年是“80后”作家中难得地赋予成长的主题以美感的人。这样一种姿态,在她的一篇散文中有极为精彩而形象的表述:
39、作家。黄昏收集者。认为人生苦短,甜长。沿途只想多看风景,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
40、高考完以后,有人去了远方,有的人依然在这个城市,好像每个人都顾不得彼此相伴。在这期间,曾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所有的回忆只是被深藏,但是却永远没有办法被遗忘。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仿佛又碰到了儿时的玩伴——七堇年伤痕的青春终被时光打磨成绚烂的珍珠,带着淡淡的酒香和绚烂的爱情弥漫开来,闪烁着,滚烫着。糖化,啤酒花儿,谷物,故事就像加了酵母般层层递进地发酵着,亦如啤酒的蜂蜜色从故事中流泻而出,凝聚着无穷无尽的光泽,正如具有魔法的颜料,将我周围的一切浸染,自身却毫不消损。
41、回复0欣赏文章《太多无常将我击溃,只有你和孤独将我拯救》。
42、简一《你在银光闪闪的地方,等我》 |063
43、这一成长的模式在她的其他小说如《澜本嫁衣》和《尘曲》中都有延续。《大地之灯》围绕主人公简生展开了对一家三代人各自不同的成长过程的叙述。虽然说三代人的经历各异,但在对孤独和创痛的感受方面彼此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三代人身处不同的背景,其具体形态和表现不一样。
44、全书围绕苏铁和他的朋友李吉、胡骄、宁蒙等少年的故事展开,讲述苏铁努力摆脱爱的负重,不断逐梦的心路历程。在友情、爱情的历练中,在与性格迥异的挚友的交往中,他逐渐化解人生的种种迷思,终与自我、母亲以及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45、七堇年: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宽容一些了。任何人经过成长之后看待事情的角度和胸怀都会有所进步,对它的理解性包括了解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基本上就是在看待事物的范围上跟以前不一样了。
46、2018年5月19日下午1点半,七堇年最新力作《无梦之境》沈阳市新华书店新书签售会,寻找你自己的光芒。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