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使意见不同,君子也能与人和谐相处,不会剑拔弩张,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小人喜欢结党营私,盲目追求一致,却很难与人相处。
2、(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11、语出《论语·八佾》。君王应当依从礼仪去使用臣子,臣子也应当竭尽忠心,去侍奉自己的君王。
12、(译)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3、(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14、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2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2、(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23、(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26、(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27、(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0、(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31、(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2、(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4、(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5、《论语》十句名言,句句人生哲理,受益匪浅!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9、(译)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0、(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41、(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42、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3、语出《论语·宪问》。遇到了一些挫折、难题,不去抱怨上天,也不去怨恨他人。
44、(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45、语出《论语·述而篇第七》。在心中默默的记下所学的知识,对于学习永远不厌烦,教导别人也不疲倦,这三件事情,我做到了那些呢?
46、(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47、推荐|(吾家有女初长成)爸爸一定要看的9幅漫画!
48、(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61